2022年8月15日,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组建一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积极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团队来到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公兴镇三泉村进行参观实践学习。
振兴木耳产业,引领乡村发展
8月15日上午,实践团成员专访了三泉村木耳产业的主要倡导者张副书记,就三泉村的特色产业、落实方针、发展措施还有优势力量和优势资源等问题提出了团队的疑问,张副书记对此均一一解答。张副书记重点讲解了两个关键词:天赋剑阁县、地道黑木耳。剑阁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2.75%,是栽培黑木耳等食用菌的天然宝地。剑阁县木耳色泽黑、肉质厚、口感好、品质优,营养成分高于普通木耳,是绿色天然的保健食品。黑木耳作为剑阁县三泉村特色优势农产品,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剑阁县政府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铸造蜀道“森林粮仓”,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硬核支撑,狠抓森林蔬菜产业,加大森林蔬菜基地建设,全县发展以栽培黑木耳等为主的森林蔬菜达50万棒。张副书记希望有更多的投资人员和返乡就业人员看到这一片蓝海,与剑阁县三泉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自己的木耳产学研基地,参与促进黑木耳产业发展和振兴,形成有规模,有体系的产业格局。
图为木耳种植产业园实拍 马林 供图
助力三泉村镇,探寻发展出路
8月15日下午,通过走访并且采访了拥有木耳产业的村民,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大部分拥有木耳产业的村民现都是通过在附近集市上批发销售,偶有一些通过网上带货的,但都因为山路崎岖,销售市场狭窄,还有三泉村木耳的知名度而遭遇冷淡。实践团队因地制宜切实考虑木耳发展现状,决定将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帮助其宣传增加其知名度,通过在校园组织团队给身边的同学提供免费试吃的机会,再到身边的同学宣传给家人,最后家人再宣传到各处推广来扩宽销售市场,把吸引返乡就业人员就业落到实处,高效助力乡村振兴。
并且,实践团队还采访了当地培养木耳产业的技术人员,想要了解木耳产业除了现有市场所开发的价值之外,还有哪些可以吸引投资者的价值。实践团队从技术人员口中得知:虽然黑木耳的众多药用及保健价值被人们熟知,但以黑木耳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上还没有出现过以黑木耳为主料生产的药品和制剂,并且从已开发产品中可以看出其附加值较低,加之国内对黑木耳进行精加工的企业和工厂较少。实践团队借此机会,向各大媒体宣传剑阁县木耳的优势,呼吁未来企业可以从黑木耳的各种有效成分进行深度开发,提高其附加值,从而帮助剑阁县木耳形成有规模,有体系的产业格局,促进木耳产业的发展和振兴。
图为木耳种植园负责人张副书记 马林 供图
发挥专业优势,彰显青年力量
8月16日上午,实践团队继续采访了几家木耳产业的工厂负责人,从负责人的口中了解到今年剑阁县的木耳产量第一批和第二批都达到了产量标准,然而,第三批木耳产量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而大大减少,如此一来,木耳产业的整体收入也大大降低。为了缓解干旱天气带来的木耳产业整体经济下降的影响,实践团想了很多方法,如人工降雨的方法,保证第三批的产量,但负责人认为成本太高。实践团又向川农学姐学长们请教,问他们关于如何在干旱天气下缓解木耳产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学姐学长们非常耐心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主要建议剑阁县要做好抗灾准备,提高粮食产量、抗灾能力等。
最后,实践团结合了自身商科所学专业知识,给当地工厂建议:如果无法增加产量,那就力争损失最小化,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销路,争取达到销量最大化。当地工厂不仅要做好当下的直接供货给经销商,也要做好零售销售,即在网络平台上销售或者供货给相关实体店,做出剑阁县三泉村的一个品牌,那么三泉村的木耳就更具有竞争性和知名度,对比于其他同行产业就更能彰显它的优势,从而就会带来更多的销量和附加值高额利润。同时,做出三泉村自己的品牌还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从而形成一条高标准产业链模式。工厂负责人对此也表示赞同。赞扬了团队成员们作为新青年积极向上,不负时代,为人民群众做贡献的精神。
图为实践团成员调研 李纯峰 摄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通过本次学习参观,实践团队员们在贴近农村实际,了解国情村情的同时,扎根乡村广袤土地,以实干助力乡村振兴。在广阔的农村基层实践中,青年学子大有可为。相信凭借着志愿者们不畏困难,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积极进取的精神,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心的党的领导,全剑阁县三泉村人民的共同努力,党和国家的共同支持,木耳产业以及其他在脱贫攻坚中规划并实施的特色产业项目,正逐步实现预期,兑现收益,推动着乡村振兴一路快跑。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三泉村村委会合影 李纯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