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能源先锋实践队赴山东能源集团开展实践

作者:田鸽 来源:田鸽

“参观煤矿开采的巷道时,我在惊讶于当年复杂艰苦的工作环境,感叹于各项新技术、安全保障工作的层出不穷时,也深深体会到了国有企业服务国家能源转型的实力与担当”,实践队员王子文表示。

据悉,山能集团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山东省发展规划,迅速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积极布局“双千万、双园区”新能源基地,是我省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压舱石”、新旧动能转换“排头兵”、经济社会发展“顶梁柱”、国企倒计时改革“示范者”。

通过与相关专家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实践队队员了解到山能集团的双碳政策响应情况、科研创新管理情况、项目开展情况等,对企业在能源转型背景下向新能源领域进军的具体措施、成效以及所展现出的担当有了深刻领悟。
 

实践队队员、石大山能新能源学院博士张艺凡、曹风亮分别作题为《中低温热源的高效利用技术》、《宽温域高比能锂电池技术及其关键材料》的报告,并与集团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力争能够通过多方面交流深化校企融合,将学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同时,真正解决山能集团发展的战略技术需求,为双方后续科研攻关、技术合作奠定基础。

校企共建,探索双向赋能新模式

秉持着“校企融合、协同创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山能集团不断推进合作,携手进行新能源领域科研攻关,在为企业提供科技、人才等智力支持的同时,自身办学也得到了企业的有力支持,形成了与行业企业互动发展、互相支持的良好发展格局。

能源先锋实践队借此机会积极与山能集团工作人员进行互动学习:深入巷道,参观煤炭的开采环境,了解生产一线的安全生产制度及相关防范措施;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就“碳中和”“碳交易”等问题进行求解;跟随工作人员于数据集成中心学习如何利用大数据监测生产情况、提高生产效率……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提能力、增本领。

带队教师对山能集团大力支持学校办学表示感谢。他指出,校企双方进行多层次合作,形成了互动发展、互相支持的良好发展格局。力争能够通过师生多方面交流深化校企融合,将学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在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同时,真正解决山能集团发展的战略技术需求。

校企合作,双向赋能。能源先锋实践队在交流中了解到,目前校企双方依托国家级新工科研究项目,深化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实施“五协同”育人模式,并建立了山能集团实习实训基地。设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聘任山能总工程师孟祥军等8位企业高管担任研究生导师,以充分发挥企业专家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适应国家、企业和学校由传统能源向新能源领域拓展的需要。

党团引领,打造协同育人新典范

能源先锋实践队就党团建设经验向山能集团党委团委进行考察学习。据山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山东能源集团党委探索形成的以“全面嵌入、深度融入,务实创新、增盈创效”为主要内容的“双入双创”党建工作新模式,有效激发了党团工作活力、扩大了党组织覆盖面,促进党建团建工作与改革发展相融互促、创新提升,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对共青团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山能集团团委负责人王峰指出,作为山东省唯一具有百年党建历史的省属企业,山能集团“双入双创”党建工作模式荣获山东组织工作创新奖,入选“全国企业党建十佳优秀案例”和新时代企业党建实践创新优秀成果。淄矿集团工会副主席、团委书记张泽栋就山能集团的团组织建设的情况进行介绍,并激励实践队员着重增强自身的“学习力”和“执行力”,“工作时尽可能的先去生产一线,去企业生产的最前沿去磨练、去工作、去体会,方能在未来堪当大任。”

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不断加强与山能集团的联系,通过实践交流、专家讲座、基地实训等方式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切实肩负起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政治责任,不断加强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领导。此次研学后,能源先锋实践队队长田鸽表示,将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优良传统,充分学习山能集团的党团建设经验并进行模式总结与推广,探索“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联带协同机制和特色工作品牌,扩大发挥共青团的纽带作用。
面向未来,能源先锋实践队将以此次交流走访为契机,继续调研和总结高校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力争在校企科技创新、成果落地、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言献策,促进校企共赢发展,携手打好能源转型主动仗,谱写校企合作新篇章。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2-09-20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