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7月12日电(通讯员 郑金宇)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福建省古田县福全村“蘑力康“实践队在福建农林大学北苑后山观察采集食用菌种类,拍摄记录并制作相应图鉴,以此来更地了解并推广食用菌。实践团通过结合科技、文化和卫生知识的实践运用,提升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意识。实践团借助福建农林大学的资源,充分学习了食用菌相关知识,通过开展“三下乡”活动服务三农,为推广食用菌发挥了巨大推力。
图为实践团在福建农林大学寻找食用菌。通讯员 王雪 摄
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实践团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迎接了上山采菇的挑战。他们带着采摘工具和相机,踏上了崎岖的山道。尽管山路陡峭而艰辛,但团员们并没有放弃的念头,坚定地向前推进。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终于成功采集到了各类野菇,包括食用菇,并拍摄照片记录。
为了进一步推广食用菌知识,实践团开展食用菌图鉴制作活动。在采菇完成后,团员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真菌图鉴的制作工作。他们通过用相机拍摄每一种采摘到的菇类,并观察记录它们的特征和形态。随后,团员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借助计算机软件对图片进行剪辑和排版,以便更好地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推广食用菌,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菇类知识,推动食用菌发展。实践团还决定将制作好的真菌图鉴打印装订。实践团团员利用打印设备和装订机,将图鉴制作成书,在福建农林大学内进行展示。这不仅加深了大家对食用菌的认识,也为推广食用菌发展提供了有关菇类的全面参考资料。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团团员们不仅学到了关于菇类的知识,还培养了科技应用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团员们还深刻认识到了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这次实践活动让他们更加了解了大自然的奇妙与神奇,更加珍惜和尊重自然资源。推广食用菌,共筑三农发展。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园合照。通讯员 贾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