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旗渠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李瑞雪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春献礼二十大,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
红旗渠精神是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旗渠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7月14日清晨,安阳师范学院“青春献礼二十大,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从学校出发,抵达濮阳市渠村乡牛寨党群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宣讲活动。
便民中心的广场上,宣讲队员们手拿展板,声情并茂地向濮阳人民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为结束林州十年九旱的历史,30万英雄儿女历经十年,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人工天河”的壮丽故事。红旗渠是引、蓄、灌、提相结合的水利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林县人民吃水难、用水难的问题,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被称为“生命渠”“幸福渠”。宣讲队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给濮阳群众,激发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
“修渠过程中的困难程度难以想象,那个年代物资极其匮乏,但林县人民不依赖国家,不向国家伸手,所有困难都自己克服自己解决。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林县人民依然创造了让世界都为之惊叹的奇迹。”一位年长者语重心长地说。新农村建设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先辈们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青春不停歇,宣讲不止步。宣讲队以实际行动赓续红旗渠精神,通过宣讲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十六字精神转化成为乡村振兴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动力,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20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青春与支教同频共振:教以载道,育以化人
  • 开展特色课程,传播优秀文化
  • 开展特色课程,传播优秀文化
  • 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安阳师范学院“童心向党,筑梦成长”豫才乡村振兴推普支教队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踏实开展特色课程
  • 社会实践活动 07-20
  • 甲骨飞扬,成就理想
  • 豫才支教队开展非遗文化进社区准备工作
  • 豫才支教队开展东风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