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黄河岁月流淌,沧桑历史见证

发布时间:2024-08-01     阅读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了波澜壮阔的75年,繁荣发展的75年。这75里,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想征程逐步实现。作为中国母亲河的黄河,其生态健康与民众福祉息息相关,生态建设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一环。为了深入了解黄河生态环境的变迁,在这新中国建立75周年之际,曲阜师范大学组建“红船筑梦”实践队,以采访为主要的实践方式,同时辅以资料的查阅等方法,通过对黄河沿岸九省老人的采访研讨建国以来“母亲河”的生态变迁,以求进一步考察新中国建立后的75年伟大征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在本次活动开始之前,“红船筑梦”小队成员在队长高翔的领导下就本次实践活动的实践主题、活动环节和具体流程等方面进行会议讨论。在实践主题方面,为契合“致敬建国75周年”的最终目的,小队决定以黄河流域的75年变迁为线,通过建国以来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探寻这75年我国社会迅速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
在活动环节方面,队长从线上线下两部分出发,线上查阅资料,探寻文献里的75年风雨征程,线下采访老人,从新中国的建设者和见证者视角见证75年历史巨变。
文献作为记录史实的重要一环,往往成为探寻往事的重要途径。早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队长高翔就调查阅文献的重要性进行强调,队长表示,“采访往往由于采访对象的不同而各有侧重,但文献则不然,不论是村史还是年鉴,记录的往往都是建国后的历史巨变,相较之下更为客观。”在此指导之下,队员从线上搜寻各自家乡经历的历史转折或风云聚变,查阅为庆祝祖国建立举办的精彩活动,从多个方向展示建国后社会变化之大,人民精神之富足;线下,实践小队走进黄河沿岸的村庄,与当地村委会进行联系,翻阅各村年鉴,从建国后黄河沿岸各村的发展状况进行考察,寻求黄河流域的变化,见微知著,探寻建国75年以来中国从落后到崛起的伟大复兴路。
在采访之前,队员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做了充足的筛选准备。首先在年龄方面,小队选择75岁的老人,年龄与建国时间契合,他们不仅是新中国的见证者,更是窥探75年风云变化的窗口,是社会建设的最真实的印记。采访内容上,队员从建国75年以来老人自身经历和黄河发展两个模块进行。自身经历方面,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角度出发,通过村委会选举履行政治权利和义务,粮票登上与退出历史舞台,所受教育和举办活动等多个问题尽可能全面的展示75年伟大征程;黄河发展方面,从对黄河治理问题关注途径和黄河75年前后对比等方面展示老了解的黄河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历程。
天空不作美,在连绵阴雨后实践小队终于于7月21号迎来了第一个晴日。队员迫不及待的出门,果然在小区树荫下看到了不少正在乘凉的爷爷奶奶。实践成员首先以亲切的方言进行沟通,然后逐步切入正题,向爷爷奶奶说明成员的来意,爷爷奶奶在了解到实践队员的来意后表达了他们的欢迎,争相接受采访为队员展示建国以来的风云聚变和历史征程,使小队成员顿感民风淳朴与民众热情。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老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翔 摄
在采访中队员发现,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村民的权利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受到保障,但相较于以前,村民政治上履行权利的形式更为多样,经济上更为富足,文化上更加多元。以经济为例,队员共采访5名老人,这5名老人无一例外向队员介绍了使用粮票的经历,从粮票初登历史舞台到全面使用粮票、布票兑换衣食,再到改革开放后生产力得到解放,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正如退休村委王爷爷所说,粮票不仅是一种兑换粮食的“货币”,更浓缩了生产力的解放和经济的发展。在黄河发展历程上,则大多表示仅从电视或者新闻联播中得以窥见,其中有两名老人表示在近两年经济富足之后有去黄河附近游玩。其中的退休地理老师刘奶奶表示,自己曾经在年轻时为了备课有去黄河边进行实地考察,“那时的黄河真是课本中标准的‘黄河’,波涛汹涌,尤其那个黄河水浑浊泥泞,不愧一个‘黄’字”,谈及最近对黄河的印象时,她说:“明显的清澈了,黄河水也利用起来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毁庄稼,更‘温顺’了。”
此次实践已接近尾声,队员们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通过队员的实地采访,过去75年的伟大征程不再是课本上的几段字或者几个知识点,它的亲历者坐在小队面前,他们以亲切而又接地气的话语将几十年的巨变娓娓道来,慢慢展开了一副宏伟的伟大复兴梦的蓝图,在老人们亲切的话语中,队员仿佛跟随着沧桑的声音亲历伟大征程,更加坚定心中理想信念,势必为冉冉升起的东方巨星增添一份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员在校徽石前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翔 摄

 
作者:于佳秀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
责编: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南京工程学院学子三下乡:志愿心行护银龄,情暖桑榆福满庭
  • 青岛理工大学“乡缘在线,乡音乡情”队赴济宁市助力乡村振兴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 嘉庚学子暑期三下乡|回顾千年华夏,体验非遗文化
  • 贵州师范学院丽琼工作室三下乡:知识下乡村,毒艾无处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