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与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这一历史性的里程碑,曲阜师范大学“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于7月11日至7月12日走进山东省日照市秦楼街道进行暑假调研,实践主题旨在通过采访黄河流域九省中75周岁老人来深度挖掘新中国七十五年来的辉煌历程与巨大变迁,以此来深入探讨红色精神延续、生态民生治理、社会历史巨变三个方面在新时代的全新诠释。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贯彻落实“回头看落实,举目望长远”的号召,成功召开动员大会。会上,队员们在交流过程中表达了对活动的积极态度和高度热情,围绕重温国家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宣讲黄河生态三个方面展开热烈讨论,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融合了问卷调查、线下宣讲、参观红色场馆等多种形式,最终确定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任务——践行红色生态精神,共绘历史巨变足迹。队员们不仅着眼于历史的深度,更展望未来的广度,就红色生态文化传播、基层服务创新、社区卫生维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活动策划设计。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将红色基因与绿色生态理念外化于行。内化于心。

图为实践队员就活动任务策划分工探讨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翔 摄
基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在校期间对此次社会实践展开了预备工作。确定75周岁老人采访人选、查阅政府75周年相关庆祝活动、联系社区服务人员、查找建国历史巨变资料等多个前期工作。在人员的选择方面,75周岁不仅仅是老人们自身诞生的年龄,更是新中国诞生的年龄。老人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故事,是新中国成长的缩影。通过他们的口述历史,得以摸索社会变迁的足迹,从而能够更加深入探寻民生问题、历史发展问题;在资料搜集方面,不仅仅涉及近75年国家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角度,还具体查询黄河流域背后的生态治理和文化建设。相关资料内容具体丰富,是新中国75周年历史巨变的浓缩,为本次社会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历史依据;在社区服务方面,队员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使命,提前联系,细致入微。通过联系社区管理人员,了解相关服务具体情形。从与社区管理人员的深入交流,到对每位老人生活习惯的细致了解,力求做到服务尽力尽心,从而让每位老人真切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心。
“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不仅是历史的探寻者,更是红色生态精神的践行者。基于习近平主席“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号召,“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走进了日照烈士陵园和日照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多个红色纪念馆。在红色纪念馆中红色精神随处可见,一个个革命故事、一座座英烈丰碑、一件件红色文物……通过观看革命先烈的红色事迹,不仅仅能看出表面层次的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红色品质,还能看出深层中的来之不易与革命延续问题。在缅怀厅,每一位成员一同瞻仰陈毅元帅、谷牧副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日照革命烈士的题词,更有着能够展现日照建市以来的农村发展、港口建设等多方面历史成就的专题片《光荣与梦想》。矗立于烈士陵园的抗日烈士纪念塔是日照红色历史的真实见证,塔顶是一尊八路军战士戎装石刻雕像,高达2.5米,手持步枪,遥望的是未知的远方。前辈们的前仆后继才换来如今的盛世繁华,更应知和平可贵、先烈可敬、未来可期。革命先烈的事迹作为生动教科书,无论是观看革命历史旧照,还是观看革命烈士纪念碑,都能给予每一位成员灵魂上的震撼、心灵上的洗礼。无论是红色历史的延续,还是国家建设的变迁,历史的巨变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为实践队员瞻仰抗日革命纪念塔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翔 摄
随着“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各项预备工作的圆满完成,每一位成员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更是新时代青年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深入基层服务、了解国情概况的生动实践。通过老人们口述的历史记忆,深刻感受到国家发展的艰辛与辉煌,从而更加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决心。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收获的不仅仅是宝贵的知识和经验,还有心灵上的责任与担当。作为社会实践的一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将会继续秉承初心,勇担使命,将个人理想追求投身于国家民族所需的更加广阔的社会实践中。

图为“红船筑梦”社会实践队于校徽石前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高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