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对话百岁老红军胡正先,烽火岁月中的无线电情缘

发布时间:2024-08-02     阅读
在战争的风云变幻中,有一群人在无线电波中捕捉着胜利的先机,他们是革命的“听风者”。而在安徽六安,就有这样一位名叫胡正先的百岁老红军,他的一生与这些电波紧密相连,他是众多“听风者”中的一员,曾被誉为“电波将军”,他用他的一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为探寻红色“听风”故事,发扬长征精神,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听风传梦实践队于2024年7月22上午有幸来到了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石板冲乡胡正先老先生的家中进行采访。本次采访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六安市裕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大力支持,朱克义副局长在了解了队员们此行的目的之后,主动帮助实践队联系胡正先老先生的家人。采访当天,他亲自带领实践队前往胡正先老先生住处,并为队员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在采访之余,朱副局长热情地向队员们介绍了六安深厚的红色历史及红色地标,鼓励大学生们到实地参观感受,传承红色文化,讲好红色故事。他的关怀和支持让队员们深受鼓舞,更加激发了传承红色基因的积极性和使命感。
1918年出生的胡正先老先生如今已是107岁的高龄了,但他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面对实践队队员拿出向他展示的队旗,老先生立刻要起身向队旗敬礼,这一行为让现场的队员深受触动。
1930年,年仅12岁的胡正先决心要加入红军,成为革命的一员。因年纪太小部队不收,他就一路跟着红军走。当被问到是什么原因让他有如此坚定的想法和信念时,胡正先老先生回忆到,他当时家里很穷连饭都吃不饱,后来当地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他认为红军是自己的队伍,跟着红军走能够吃上饭。部队不收他们就一路赖跟着红军西撤。后来红军在当代京汉铁路一带打了一仗,需要有人来照顾伤病员,就把他们留下了。在胡正先老先生的大女儿胡延华的补充下实践队队员更是得知,众人所处的这个位置就是老先生当年出发的地方。
胡正先老先生一生参加过多次战役,当谈到无线电对于战斗取胜的关键性时,胡正先和他女儿同声回答道:“没有一次不是通过无线电取得胜利的”,“就像毛主席说的,没有听风者,长征就在黑夜中走不了,听风者就是黑夜中的灯笼,有了你们我们党就有了千里眼、顺风耳。”胡延华女士继续说到。
据了解,胡正先老先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他是靠自己的努力从识字开始到学习无线电,再到成为一名技术骨干。此次采访让实践队队员有机会听到胡正先老先生亲口讲述那段时光。“我没上过学不识字,参军之后凡是不识字的人都要学认字。所以当时我们就前面一个人的包袱上写上字,后面的人看他包袱上写的字去认,每天看三五个字,一路走一路学,久而久之就识字了。后来部队来选电报员培训,我写了四百多个字通过了,领导让我去学无线电,但是我文化程度差,第一批学期没毕业。一开始我不想学了,还是想去前方打仗,后来才觉得这份工作很重要,教员也鼓励我好好学,把我留下来学到第三期才修成了,就这样成为了无线电员的一员。”
在胡正先老先生的心中,还有一段特别珍贵的记忆,那是关于他的战友——无名英雄蔡威。这位来自福建宁德的传奇“听风者”曾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但他却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牺牲在红军长征途中,年仅29岁。胡正先老先生作为目前唯一健在的蔡威生前的战友,他们之间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红色情缘。
提及蔡威,胡正先老先生和他的女儿女婿都很激动,向众人讲述了许多蔡威的事迹和经历,包括胡正先老先生与蔡威烈士的初识、工作上的敬佩、还有寻找蔡威后人、宝剑寻亲等一些过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胡正先老先生与蔡威烈士的感情十分深厚,曾几次受邀前往蔡威的家乡福建宁德参观拜访蔡威事迹展陈馆。胡老的大女儿在这里特别提到有一次前往,在馆内,胡正先老先生抚摸着蔡威烈士的铜像久久说了一句:“老局长,我来看您来了”,听闻此话当时在场陪同的亲属、领导干部都潸然泪下,场景十分触动。
“我们负责一台,蔡威是二台的局长。蔡威这个人个子不高,他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在红军路上那么辛苦,白天夜晚都在工作,为我们和当时的红军贡献了很多,有很大的功劳。”胡正先老先生怀念地讲述了在他眼中蔡威身上所具备的性格和品质。他的女婿余长庚鼓励实践队成员有机会多去参观学习,赞扬蔡威是一名真正的革命者。
实践队成员询问胡正先老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信条是什么,他感叹道:“我们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跟党走,干这个工作就是为党为国家。”在最后老先生还向青年大学生送出殷切寄语“希望你们能为国为民,多做贡献。”
采访到这里进入了尾声,实践队队员向胡正先老先生及其家人表达了感谢和祝福。感谢他及一众革命者为国家和人民所做的一切。队员们在此次采访中受益匪浅,更加坚定了弘扬长征精神的决心。面对队员们合影留念的邀请,胡老先生执意从轮椅上站起来,用他那饱满的热情和殷切的期望,鼓励青年一代为党和国家奉献青春力量。
这一刻,仿佛是一场长征精神的接力,老一辈革命家用他们的行动和话语向青年们展现了何为长征精神,将时代的接力棒传到青年人的手中。
胡正先老先生的一生,是革命精神的生动体现,也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发扬。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伟大“听风者”的忠诚与奉献。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会一直传承下去,被更多年轻人所敬仰和学习,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人物资料
胡正先 1918年出生,安徽六安人。1930年12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进入红军总部通讯学校学习。他亲身经历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战役。胡正先曾担任军委某部中南局办公室主任、总参某部司令部副部长、顾问等职,先后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蔡威 1907年出生,原名蔡泽鏛,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被派往鄂豫皖苏区,参与创建红军的无线电通讯工作。1932年组建红四方面军的第一部电台,为红军的通讯和情报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长征期间成功破译敌军的密码,为长征胜利立下汗马功劳。1936年,蔡威在长征途中因长期劳累和恶劣的医疗条件,不幸患上重伤寒,同年9月在甘肃岷县逝世,年仅29岁。他是中国工农红军无线电通讯侦察工作的杰出领导者之一。1985年,蔡威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徐向前元帅亲笔题词赞誉其为“无名英雄”。蔡威故居被列为福建省红色名人故居之一,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作者:听风传梦实践队 李冉冉 陈家辉    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责编: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南京工程学院学子三下乡:志愿心行护银龄,情暖桑榆福满庭
  • 青岛理工大学“乡缘在线,乡音乡情”队赴济宁市助力乡村振兴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 嘉庚学子暑期三下乡|回顾千年华夏,体验非遗文化
  • 贵州师范学院丽琼工作室三下乡:知识下乡村,毒艾无处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