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推普润民心,党史铭心行”社会实践队来到位于青岛平度市区南村镇的,这里的人们对于普通话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很多小学生、初中生的普通话不标准。因此推普工作在此地着手开展,为了提高当地的普通话水平,时间团队决定用诗歌作为推普的载体,以诗为媒,助力乡村振兴。
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深入走访了不少家庭,与村民们亲切交流,了解中小学生的生活状况和文化需求。队员们发现,虽然同学们对诗歌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指导,他们的普通话发音和朗诵技巧还有待提高。于是,实践队员决定从最基础的发音开始,逐步教授村民们普通话知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团队为学生们举办了多场诗歌朗诵推普培训班。实践队员利用自己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学知识,从最简单的拼音教起,从发音部位等多方面纠正学生拼音的发音,逐步引导他们掌握普通话的发音规律。同时,我们还选取了一些经典的的诗歌,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木兰诗》等,让学生们通过朗诵感受诗歌的魅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队员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参差不齐,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挑战。其次,部分学生对学习普通话存在畏难情绪,部分学生存在不配合的情况,需要我们耐心引导和鼓励。然而,正是这些困难,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念。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们逐渐掌握了普通话的基本知识,能够流利地朗诵诗歌。更让我们欣慰的是,许多同学开始尝试用诗歌表达自己的生活感受,用文字记录家乡的美丽。
通过这次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推普工作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诗歌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认识到,教育是推动乡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应当关注乡村教育现状,为乡村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员收获颇丰。队员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还深入了解了乡村的发展现状和文化需求。团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关注推普现状,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