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们电子工程学院的五位辅导员老师在书记何文秋的带领下,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一直以来,电子工程学院学工办在学校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引下,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怀揣着对莘莘学子的无限热爱,踏上这条充满希望但又坎坷的育人之路。
电工院是我校为数不多的工科二级学院,男生比例和女士比例基本持平,在一个女生相对较多的学校中,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着相对大的困难,但是学院始终以“引领学生思想,服务学生成长,做好良师益友”为职业追求, 以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为职业守则,坚持潜心问道、勤学引路,与学生共勉共进;言传身教,修身于德,与学生相知相伴;知行合一,笃行树人,与学生携手协力,教育引导学生成为有爱党爱国情怀、有自立自强品格、有多才多艺追求、有成长成才理想的“时代新人”。
作为团队中最年轻的一员,赵茹在与学生相知相伴的岁月里,用心用情用力地选骨干、树典型,高质量高效率地组建了学院分团委和学生会,在她的带领下,电工院的分团委、学生会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校运动会蝉联四次团体总分冠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二等奖1 项,校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二等奖 2 项、新生杯辩论赛斩获亚军、各项电子大赛屡获佳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浸透着赵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她经常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为学院的工作忙碌,暑假还带领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甚至经常忙得忘记吃饭,虽然她才工作不到三年,但是她已经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董云霞凭借她勤奋好学的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很快适应了招生就业这项繁重的工作,虽然她的孩子很小,需要母亲的照料,但是她总是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忘我的工作,使得我院就业率逐步提高,考研率接近15%,有多名同学考入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85、211 高校继续深造。我愿退伍士兵人数居全校守列,高达40 多人,这批退伍士兵的管理尤为棘手,但是我们院成立了专门的军人联谊会,定期开展活动,让他们安心于学校的学习并且积极为学院服务,其中还有四名退伍士兵考上了研究生。同时南京晓庄学院校友会电子工程学院分会的活动也是丰富多彩,经常组织知名校友回院为在校学生举办高质量讲座,还有杰出校友为学院设立了奖学金,如顾春辉奖学金。
王瑞丽一直负责学院的奖助工作,这项工作包含奖学金、各类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生源地贷款等等,涉及范围广、任务繁重,但她能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面对这项工作。在工作中,王瑞丽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困难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同时,为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王瑞丽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奖助制度,使得每次的奖助工作都能顺利公平有序的开展,在师生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刘双香作为学工办主任,她一直积极参加各种岗位辅导培训班,努力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转换,经常撰写各类总结、申报材料,积极组织党员学生开展各种思想政治学习和交流活动,经常与重点关注学生进行谈心谈话,为西部偏远地区的学子送温暖,对身体残疾、心理障碍学生进行定期的关心慰问,教室里、宿舍中、办公室,她都竭尽所能让学生有成就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引导学生爱党爱国,自立自强,成长成才。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学工团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共同成长,默默地为学院的工作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侯志忠是我院学工辅导员团队当中的唯一一位男老师,自2019 年入职以来,他接手了2017 级335 名学生的日常管理、宿舍管理以及学院各年级考勤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的他怀揣着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敬意和立德树人的高尚理想满怀热情投入到了辅导员工作当中。一年来,侯志忠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定期举办宿舍沙龙,很快和同学们打成了一片。组织成立了学院大学生自律委员会,设生管部和督查部重点对学院宿舍卫生及学生到课率进行定期检查。经过不懈努力,学院宿舍卫生和班风学风有了明显好转。“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这是他的人生箴言。相信,他会让自己的教育梦想在晓庄、在电工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何文秋经常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事关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在与学生携手奋斗的征程上,他一直要求我们用良心、爱心、真心、耐心、苦心,助力学生成长,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