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眼镜在目前是一个比较热门的现代科技,深受青少年的喜爱,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宜人·宜地·宜情”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花桥乡中心小学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队希望通过向小学生讲解VR的原理和构造以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与热爱。
志愿者简单讲解了VR眼镜的原理后就将学生以5人一小组为单位分发VR眼镜的拼装零件。每一组的学生们都分工合作去完成一个VR眼镜,有的人将零件从硬卡纸中拆下,有人看图组装,有人在一边检查错误……经过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志愿者细心的指导下,每一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VR眼镜。学生们轮流带上VR眼镜观看3D电影,有的学生带着手工做的VR眼镜双手向前伸出,仿佛想要摸到VR眼镜中看到的镜像;有的学生带着VR眼镜在教室里摸索前行。“好真实!”许多学生都发出这样的惊叹。
实践队队员解释,人之所以能够看到立体的景物,是因为双眼可以各自独立看东西,左右两眼有间距,造成两眼的视角有些细微的差别,而这样的差别会让两眼个别看到的景物有一点点的位移。而左眼与右眼图像的差异称为视差,人类的大脑很巧妙地将两眼的图像融合,产生出有空间感的立体视觉效果在大脑中。
实践队队员表示,小朋友们动手能力很强,不需要过多讲解自己便能够将VR眼镜组装,同时也很配合讲解员们的讲解,其乐融融,非常开心。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提高了团结协作能力,锻炼了动手能力,为以后科技创新定下了一个基础。实践队队员也使自己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让知识走向实践,用实践去验证所学,唯有这样一步一步的锻炼自己,才能最终将自己的能力与社会需求相互映衬,为社会发展显出一份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