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2023年7月5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织竹绘梦实践队在指导老师彭刚、金之成的带领下,来到新余市分宜县洞村乡开展暑期安全知识教育宣传、慰问当地敬老院、观看学习当地非遗传承人竹编制作工艺、开展非遗竹编走进课堂等活动,以文化下乡,弘扬非遗竹编,助力乡村振兴。
到达当日,与当地村委干部简单交流后,结合当地情况,统筹计划,合理安排行程。随后村委书记带领团队前往“沧上村颐养之家”,开展卫生清理工作和拔除田地野草,此后队员积极关心“颐养之家”老人的身体状况。
7月5日下午,前往南村乡村委会,号召当地学生并开展“暑期安全知识教育”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实践队员从同学们的暑期生活入手,据统计,每年夏天,各地都会频繁地发生学生因私自到江河湖水游泳而溺水死亡的悲剧,就此,我们将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生动地讲解宣传,组织观看防溺水安全教育片和观看相关溺水事故的视频,学生们积极响应,并且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习防溺水安全知识,使同学们学会珍爱生命,学会自救的方法。还通过了一些小游戏与同学们互动宣传急救措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正值建党102周年,指导老师与团队党员在当地老党员的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开展“青春向党,奋斗强国”主题党学活动。加强党员的信仰,激发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党性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7月6日上午十点,织竹绘梦实团队抵达洞村乡竹编第五代传承人李年根先生家,此时他正在为竹子抛光,待他工作结束后,李先生带我们参观了本人所作竹编织物品,当我们看到李先生所做之物,让我们大家眼前一亮,不禁感叹用竹子竟能作出如此多的物品,有:竹编的摇床,竹编行李箱、还有他自己的二维码也是用竹编所做。让我们了解到用竹子可以编出很多的生活用品,竹编也可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体现,但竹编生活中并不常见,很少家里能有竹编的物品,如此精妙的传统技艺也正在淡出人们视野让人不禁惋惜,我们此行旨在深入了解竹编技艺的历史、传承和现状,探索竹编技艺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并通过学习和实践,了解竹编技艺的制作过程和技巧,提高竹编技艺的实践能力,让更多人了解竹编,传承非遗文化。
7月7日,暑期三下乡“织竹绘梦”实践团队来到洞村乡文化站,为当地的小朋友们开展美术、竹编兴趣课等,尚老师通过给孩子们展示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鼓励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尝试用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并绘画出很多独特的作品,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并为孩子们颁发活动礼品并留影合照。黄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竹编的历史、原理和制作工艺。他通过讲解与实际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到竹编作为中国传统的非遗文化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技艺。在黄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小心翼翼地交叉编织,逐渐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创意,纷纷制作出了竹扇、竹编小动物等作品,展示出无穷的想象力和创意。
本次非遗竹编走进洞村乡文化站的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让小朋友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时光,而且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竹编将在这里绽放出更多的创意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