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采访探非遗,合川桔饼助振兴

作者:石小兰、喻文佳、王炳菊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同心圆”社会实践团队
       为深入贯彻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7月7日上午,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同心圆”社会实践团在庙堡村深入开展“函(寒)来数(暑)往访乡情,推普传遗助振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合川非物质文化遗产——桔饼的传承人进行采访,对非遗桔饼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认识。
       十八大以来,非遗日益成为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方面,成为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源泉,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力量,成为展示中国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内容。“桔饼”也日益成为合川的重要形象代表,张伟和其妻子两位传承人,专注传承桔饼制作工艺二十余年,二人合力打造“今橘”果干品牌,致力于将桔饼工艺发扬传承。谈到学习桔饼制作工艺的初衷时,张伟说“桔饼受世世代代父老乡亲们的喜爱,早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怀。”合川桔饼已有百年历史,《合川县志》中对桔饼早有记载,桔饼早已是大部分合川人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为今橘桔饼成品
图为共同观看桔饼制作视频
       谈到桔饼,张伟就眼里放光,他介绍到桔饼不仅是香甜可口的零食,更具有止咳化痰、理气健脾的益处。近年来,他和妻子不断尝试创新改良桔饼口味,不断向年轻化、多元化发展,同时积极寻找培养下一代传承人,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传承中来。
图非遗传承人在接受实践团成员采访
     “今橘”在传承非遗的同时,还有效带动了乡村振兴。近年,“今橘”桔饼年产量达150吨,原材料收购带动果农增收、制作加工带动周边村民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有效动力。
图为桔饼制作过程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走好非遗传承之路,大力弘扬桔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贡献非遗力量。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08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滁院学子三下乡:熠熠党史照我心
  • 滁院学子三下乡:熠熠党史照我心
  • 百年恰风华,青春正当红。今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党召开二十大后,学习
  • 大学社会实践 07-08
  • 福州工商学院学子三下乡“赤子福心,安承红旅”红
  •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旗渠精神”志愿宣讲团开展
  • 青春奋进正当时,教育助力我先行
  • 实践采访探非遗,合川桔饼助振兴
  • 实践采访探非遗,合川桔饼助振兴
  • 为深入贯彻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7月7日上午,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同心圆”社会实
  • 大学社会实践 07-08
  • 奋斗绽风华,“云端”振乡村
  • 科学入童心,实践长真知
  • 科学入童心,实践长真知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逸思公益爱心课堂之自然科学实验知识与实验
  • 大学社会实践 07-08
  • 非遗古韵寻巫溪,乡村振兴在青年
  • 非遗古韵寻巫溪,乡村振兴在青年
  •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社会实践活动之采访巫溪非遗挑花传承人
  • 大学社会实践 07-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