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宣传进社区,传承文化润民心
——莆田学院学子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宣传传统文化。7月6日,莆田学院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寻脉非遗”乡村调研队来到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南诏镇光良社区进行诏安非遗的调研及宣传。
图为调研队成员采访社区居民 张俊宁 摄
图为调研队成员为社区居民宣传非遗文化 胡可涵 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寻脉非遗”乡村调研队深入社区,为屋下乘阴及购物归来的居民,休息之余的社区工作人员等分别介绍诏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公背婆、彩扎,漆线雕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加强对社区居民关于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深入挖掘和阐发诏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把非遗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将其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让非遗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图为调研队成员在光良社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前合照
创新非遗保护传承方式,推动“进社区”迈向“在社区”。通过本次进社区调研和宣传,“寻脉非遗”乡村调研队的成员们把非遗文化宣传投入到实践中,让非遗回归民间、扎根社区、融入生活,充分发挥非遗文化在增进社区凝聚力方面的作用。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莆田学院“寻脉非遗”乡村调研队永远在路上。
药学与医学技术学院 张俊宁 胡可涵
指导老师 马家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