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天马柑桔场:有机物液体化结合埋管滴渗技术为果园土壤生态护航

作者:杨浄怡 来源:永春芦柑科技小院
7月6日,福建农林大学联合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组建的科技小院服务乡村振兴专项活动服务队在泉州市永春县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赴泉州市永春县永春芦柑科技小院“三下乡”实践队在王平教授的带领下来到永春绿源柑桔专业合作社天马柑桔生态标准化示范场考察调研具有创新和可借鉴意义的水肥一体化发酵滴灌工程。
在走访中了解到:永春绿源柑桔专业合作社瞄准柑桔产业发展趋势,针对社会劳动力缺乏,老龄化严重以及果园大都趋向化肥表面撒施,肥力利用率低下。加上闽南地区呈多雨气候,肥料养分易被冲刷流失,影响果园生态的形成等不利因素。以提质增效为驱动内核,以科技研发为赋能,通过王平教授领衔永春芦柑科技小院研究生团队探索研究有机物液体化结合埋管滴渗技术项目,并落地转化推广,经相关试验和实际应用获得的数据显示,能够达到改善土壤生态,提升果实品质的良好效果,得到广大柑桔种植户的接受和赞誉。
他们通过不断革新和完善总结推出的有机物液体化结合埋管滴渗技术,其原理主要是利用发酵桶,采用柑桔残次果、花生粕和豆粕等有机物原料,借助微生物菌进行发酵。其充足发酵液体,由阀门控制有序输入下方稀释池。再利用设施与果园高度差,设置地下管道将有机物发酵肥直接送至果园滴渗到土壤中,让果树根部吸收。达到有效改善土壤生态,提升土壤PH值的预期目标。真正降低了柑桔生产成本,又促进了果实品质的提高,绿色省力和提质增效相得益彰。
此外,王平教授还向我们表示:今后,将根据水肥一体化技术存在的弱项,诸如发酵桶管口会出现残余物堵塞,影响滴渗效果等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使有机物液体化结合埋管滴渗技术发挥出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示范性的优势和作用,为果园土壤生态、柑桔生产高效管理护航。
实践队一路走来,边看、边听、边议,既有现场的感触,又有多维的思考,收获和启发均出乎意料。大家真切地意识到: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生产实践,都应注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换句话来说,就是不怕出问题,就怕没问题。同时,王平教授和永春绿源柑桔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对实践队能走出课堂,向农村要体验,向农业要平台,向农技能手要实操的践行给予充分肯定,并勉励全体队员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为鞭策,继续发扬脚踏实地,自找苦吃,用青春和智慧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09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赓续英雄之志,续写时代篇章
  • 河海大学赴广德县域开展农村水利抗旱实践调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