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了解东昌毛笔,走进传统文化

作者:李可晶 来源:“以青春之力,汲文化之芸”实践队
社会实践|了解东昌毛笔,走进传统文化
 
          聊城毛笔制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以青春之力,汲文化之芸”社会实践队队员于2023年7月9日上午前往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东昌手工毛笔商铺展开了实践活动。
 
        在进行实践活动前,实践队队员在网络上查阅了东昌毛笔相关资料。队员了解到,东昌毛笔制作始于元朝,兴盛于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在明代中叶境内有制笔工人1000余,清代第一个状元傅以渐进京会试,即选用聊城上等毛笔。康熙皇帝曾用聊城毛笔撰文赋诗,并为光岳楼题写“神光钟暎”匾额,聊城毛笔在当时已享有盛名。由此可见,东昌毛笔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随后,实践队队员来到了聊城市古城区的东昌手工毛笔店铺。进入店铺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许多书法作品,以及一个记载着东昌毛笔历史的牌子。店铺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毛笔,这些毛笔大小长度不一,十分精美。队员在与店主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毛笔按规格区分有毫长最大的“抓笔”,可写3尺大字;也有可写豆粒状小字的蝇头小楷笔。并且按制作原料不同可分为“羊毫”、“狼毫”、“七紫三羊”等等。该店的手工毛笔基本上都是沿用三国时期“韦诞法”制作,经过72道工序才制作完成。其特点是外型美观、刚柔相济、吸墨性强、经久耐用,具有精品毛笔所特有的“尖、齐、圆、健”四德,是书画之佳品。最后商铺的店主说到:“东昌毛笔制作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再度兴起,而且从进一步精先原料、改进传统工艺来提高产品质量,不仅畅销国内,而且出口远销至香港、南洋群岛及日本,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名牌产品。这也说明了东昌毛笔这一非遗文化经久不衰,有广阔的前景。“
 
          东昌毛笔制作工艺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传承与保护。通过此次的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不但了解了东昌毛笔工艺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前景,而且深刻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坚定了文化自信。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相信中华传统文化必将发扬光大,源远流长。坚定了文化自信。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相信中华传统文化必将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09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探访祥华乡,寻缓干旱之路
  • 湖北医药学院三下乡——徜徉书海,珍爱书籍
  • 深入茶园农户,寻找抗旱良方
  • 深入茶园农户,寻找抗旱良方
  • 深入茶园农户,寻找抗旱良方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赴泉州市安溪县茶园诊疗实践队,前往西坪镇开展调研和考察。
  • 大学社会实践 07-09
  • 湖北医药学子三下乡——夏季防溺水,急救小课堂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