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金沙故土,领略苗绣魅力

作者:施熠 龙文雪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绣见”三下乡实践团队
 7月11日电为深入了解金沙县脱贫致富的发展现状,推动金沙特色非遗助力乡村振兴,7月11日,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绣见”实践团赴贵州省金沙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进一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实践团来到岩孔街道云岩社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与当地苗绣蜡染传承人陶旭进行交流,深入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世代相传,苗族技艺已融入血肉
 传承人陶女士热情地邀请队员们参观她的苗绣工坊。据了解,他们家世代传承苗绣,从老一辈起至今已有多代,受家族文化的熏陶她从小潜心钻研苗族刺及蜡染技艺。
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很多年前,一部分川派苗族迁徙至贵州金沙县和怀仁县,与云南等地支派多突出苗族特色银饰不同的是,该支派主要聚焦布料的蜡染和刺绣工艺。其苗语语言多借鉴于彝族语言,在布料制作过程中,他们用彩线记事法来记录他们的迁徙过程,过黄河绣黄线,过长江绣蓝线,翻山越岭也有特定符号。
陶女士向实践成员讲述道,“我们每个人在对布料进行蜡染图案的绘制和裙摆、腰带的制作时,都有着自己对迁徙的认识理解和对离去故土的缅怀,每条裙子都有着它独一无二的意义,都寄托着我们自小养成的对我们民族的情感与技艺。”

图为手艺人陶旭为成员讲解布料的制作剪裁。 通讯员 丁吴霜 摄

时间打磨,手工技艺得耐住寂寞
陶女士介绍到一套苗族盛装制作时间长达一年,部分是手工制作耗时更长。完整的苗族妇女盛装样式繁复包括包头、上衣、披肩、围腰、腰带、短褶裙等十八件套。苗服制作技艺十分复杂,需要历经多重步骤。先将抹布采成丝,纺织成布,然后进行染色,碾成亮色布料,再绣上不同的图案,最后运用精巧的针线活穿针走线得将布料连接起来,制作成衣,一套完整的纯手工苗服耗时一年至两年才得以完成。
在采访的过程中,她给队员们现场展示了制作过程中的一步——碾衣,将衣服平整得放在圆筒和木板中间,站在木板上运用身体力量和身体协调进行左右倾斜的来回移动,原本普通的布料经过碾磨焕发新的光彩。
通过手艺人的讲述,实践队员领悟到,好的工艺需要手艺人在无尽光阴里的钻研与守候,“工艺”二字,“工”需要时间和沉淀,“艺”需要悟性和高度。
创新发展,样式图案可灵活创新
当提到苗服的发展现状时,她说:“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自己加一些现代化的元素进来,更喜欢简约自然,对原来一些繁复的苗服进行了一些修改。也是十分不错的流行趋势。”将更多的苗族服饰加入一些现代化元素,多元文化百花齐放,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并喜欢上苗族文化。
对此,实践队员相信,苗绣中所承载的信仰将会在一代代人不懈的传承与发展中得以绽放光彩,向更多的人展现它的独特魅力。

图为结合了现代元素的苗族服饰。通讯员 丁吴霜 摄

殊途同归,不同支派怀共同情怀
实践队员分别体验了三套不同风格的苗族盛装,一套为川苗复古简朴的装束,一套为结合一些新型元素的川苗服饰,一套为云南苗族的婚庆红装。苗族有着众多迁徙到不同地域的支派,但他们都有着同样的情怀和信仰。透过这种“穿在身上的史书”,实践队员感受到苗族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依靠世代口传身教,将流传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故居,迁徙漂泊的路线等点滴,融进服饰文化当中,将苗族文化一针一线绣进衣冠服饰,世代“穿”承,永不忘怀。
经穿戴时手艺人陶旭女士一步步的讲解,队员们纷纷表示穿上苗服的体验让他们对苗族文化有了不一样的感触,队员们将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推广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三种不同风格的苗族服饰。通讯员 丁吴霜 摄

 通过本次实践走访与交流,“绣见”实践团队员们将继续深入基层,去了解学习苗绣文化,讲好苗族故事,以实际行动助力金沙县岩孔川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化传承关键是守正创新。铸牢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在将民间艺术瑰宝传承下去的路上行稳致远。

图为实践团合照。通讯员 龙文雪 供图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13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遗’脉相承,‘莞’达寰宇”非遗公益夏令营结
  • 守望爱的光芒,点亮童心之路
  • 守望爱的光芒,点亮童心之路
  • 团队在安徽省芜湖市展开支教活动,主题是“情牵留守,爱暖童心”。活动包括辅导写作业和手工创作,旨在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心理健康,
  • 大学社会实践 07-13
  • 伯藜支教 | “青春竞逐岐黄梦,杏林镌刻支教情”
  • 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井冈山精神宣讲活动——“
  • 袋小果助农实践团走访杜家庄村
  • 走访金沙故土,领略苗绣魅力
  • 走访金沙故土,领略苗绣魅力
  • 为深入了解金沙县脱贫致富的发展现状,推动金沙特色非遗助力乡村振兴,7月11日,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绣见”实践团赴贵州省金沙
  • 大学社会实践 07-13
  • 总结经验教训,增强“微光”凝聚力
  • 激活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实景图”
  • 南财学子三下乡|金沙岩孔走基层,改革共创新纪元
  • “Cu-Zn”暑假社会实践团7月13日
  • 2023年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Cu-Zn”暑假社会实践团的成员们前往莒南县沃土村的田野山头去了解该村的农业发展状况。
  • 大学社会实践 07-1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