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对特殊教育来说,更是如此。日复一日地付出,只为帮助这些特殊孩子找回生命中缺失的美好。听障孩子学习拼音不易,她们就一遍遍教;转型培智教育,她们把专业笔记做得密密麻麻;面对情绪不稳定、沟通有困难的学生,她们用“量身定制”的教学方法化解一个个难题……蹲下身来、耐下心来,将自己的爱心、细心毫无保留地倾注到孩子们身上,以“师者仁心”,以不断磨精磨细的教学方法,呵护着学生的心灵,滋养着他们的成长。
今天是在安阳市晨星康复医院提供志愿服务的第二天,虽然工作还是和昨天一样在前台为前来给孩子贴三伏贴的家长做登记,但是今天我又有了一些不同的感受。
这里的康复老师和所有的医护人员无时无刻不是在笑着,她们温柔地对待所有的孩子,她们可以把所有孩子的名字记得清清楚楚,今天孩子们放了学之后一窝蜂的都找到前台寻找这里的老师把自己上课得到的积分来兑换玩具,积分兑换玩具这是鼓励孩子们认真学习,早日康复的教学策略之一,可能小孩子们对这种奖励感兴趣,进而认真上课。看到他们激动的拿着自己学习得到的积分,我看到了她们平时的努力,更看到了她们以后的光明,可能现在他们看起来很正常,实际上那是她们这么长时间配合康复治疗的结果!
今天有一个前来贴敷三伏贴的小男孩,我对他的印象很深刻。登记完毕,他慢慢走到我面前对我说:“姐姐,我告诉你个秘密,我会背圆周率的前几位和元素周期表呢!”当时我的心头一暖,接着小男孩就背起了圆周率:3.1415926……现在的小朋友们真的很聪明,即使是特殊儿童,他们也不一定智力上就有问题,反而通过康复治疗,他们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生活能力都会恢复甚至更好。社会上的每一个成员都要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所有的特殊儿童,他们也是孩子,冲破黑暗的枷锁,也可以始终闪烁着光芒!
教师的责任感,体现于因材施教;教育的公平性,体现在有教无类。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对特殊儿童来说,在为他们提供物质上帮助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他们的发展能力、发展机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瞄准这一目标,我们还要采取更多措施,汇聚更多力量,切实将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落到实处,全面提高特教质量,让更多人能够在教育的滋养下,掌握知识技能、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