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湘西千年古寨“振兴曲”

作者:刘雨晴、徐卉、王惠文 来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赴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传统村落庭院经济发展研究”专业实践团
2023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为响应国家号召,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模式,7月9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赴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文旅融合背景下的传统村落庭院经济发展研究”专业实践团来到清水坪镇魏家村展开为期5天的实地调研。团队由8名硕士生组成,陈存友副教授全程随团指导。

图为镇村干部与实践团合影
清水坪镇,自古就是湘西重镇,有着“酉水河畔上一颗璀璨明珠”的美誉。魏家村则是位于清水坪镇西南面,地处酉水河中上游南岸,是酉水文化发祥地之一,属西汉文化挖掘中心。

图为魏家村航拍鸟瞰图
7月10日上午,实践团与清水坪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举行座谈会,镇党委书记李璐向团队成员介绍了魏家村的基本情况,书记指出古寨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由于传统村落风貌保护存在缺陷,导致村庄内存在建筑现代化趋势,因此也希望实践团能够立足本土,融合传统民居文化,强化乡村风貌特色,探索幸福庭院发展新模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会上陈存友副教授明确了本次社会实践的主要目的,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探讨传统村落庭院经济发展的调研方案和具体内容。

图为清水坪镇政府领导班子与实践团召开座谈会
实践团在清水坪镇党委书记李璐、魏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余国永等镇村干部的带领下,以实地调研为基础,采取现场测量、勘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深入村寨内部,对古城遗址、传统民居、村落街巷、人居环境等物质文化和村落历史、传统技艺、民族习俗等非物质文化进行深度挖掘。然而不乏一些有千年历史的传统建筑正逐渐被现代化建筑所取代,成为逐渐消失的“乡村记忆”,也逐渐成为古籍上的寥寥几笔。因此,实践团需要探寻魏家村的文化底色,寻找传统村落遗留的历史印记,以期提取文化元素植入幸福庭院,为其可持续发展注入灵魂。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进行调研区域分析

图为团队成员对传统民居进行测量
根据现场调研,实践团了解到当地村民主要从事柑橘种植产业,全村种植面积约 1350 亩。或可通过庭院电商直播、柑橘元素提取形成文创周边产品等产业升级与重构的方式,为柑橘销售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助推庭院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成员们通过对农业设施、养殖设施、环保设施等生产设施与公共照明、供水系统、排水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进行摸排、分析,得出魏家村生产生活的发展现状。为后续村庄环境整治提供现状基础,力求展现乡村“和美”文化理念,突出乡土文化特色。
实践团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挖掘魏家村传统资源活化古色,整合自然山水凸显绿色,探索庭院发展新模式打造亮色,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唤醒千年古寨沉睡的文化基因,发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优势学科——风景园林专业优势,盘活村庄特色产业,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14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给予妇幼关爱,呵护锦簇花海”——烟大学子“三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蟹语乡韵”暑期社会实践团
  • “情牵留守,爱暖童心”——义务支教团队暑期实践
  • 奏响湘西千年古寨“振兴曲”
  • 奏响湘西千年古寨“振兴曲”
  • 2023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为响应国家号召,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模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赴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文旅融
  • 大学社会实践 07-14
  • 品关中民俗,享文化乐趣——长安大学“三下乡”探
  • 岭师学子三下乡:大力发展蚕桑企业,助力乡村振兴
  • 走进碧水东罗:在乡榭水韵中深学笃行乡村振兴之路
  • 滁院学子三下乡:览市博物馆,品市文化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