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精神,广东海洋大学南珠先锋实践团队依托广东雷州海水珍珠科技小院和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驻镇帮镇扶村团队,开展活动主题为“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的社会实践,着力于培育优质南珠,赋能海水珍珠产业振兴。
7月9-16日,南珠先锋实践团队在雷州市覃斗镇英楠村开展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新品种和“海选2号”新品系的苗种繁育,并进行苗种高效规模化繁育技术推广。
图1 指导老师带领团队观察珍珠贝幼虫生长情况
1965年马氏珠母贝人工孵化育苗试验取得成功后,海水珍珠养殖业发展迅速,2000年达到产业高峰,年产珍珠20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海水珍珠养殖产业存在种质混杂,生长缓慢,育珠贝死亡率高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海水珍珠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针对海水珍珠贝良种匮乏等问题,广东海洋大学开展了优良种质收集与创制研究,培育了壳宽系数大、生长速度快、育珠贝留核率高、珠层厚的“海选1号”新品种以及黑色放射肋条纹明显、生长快速、育珠贝成活率高、珠层厚等特点的“海选2号”新品系;并研发了亲本促熟、育苗用水处理与苗种中间培育等关键技术,构建了马氏珠母贝优质苗种繁育技术体系。
图2 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及其培育的原珠
南珠先锋实践队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养殖一线“自找苦吃”开展优质苗种繁育,并进行苗种高效规模化繁育技术推广,大幅度提高了海水珍珠贝良种的覆盖率。
图3 指导老师带领团队检查珍珠贝贝苗生长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