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学子赴赣南地区发掘并弘扬客家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郭晓飞 寻客人实践队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2023年7月9日,由五名东南大学大一本科生组成的“寻客人”小队前往赣南地区,了解当地客家文化的发展以及现状,并宣传古老的客家文化,响应文脉延续号召,助力乡村振兴。

探访客家建筑
小队于7月9日赶赴龙南市关西镇关西围景区,关西围是赣南地区典型的客家民居群,位于其中的关西新围被誉为“天下第一围”。小队在此处调研客家建筑,并结合前期对各地客家文化宣传方式的网上了解,对当地客家文化宣传工作提出建议。
队员们先认真听取了该景区经理的总体介绍,并在她的帮助下,由导游带领,仔细了解了客家围屋的构造、历史乃至建造工序等知识,小队成员深刻领略了客家文化的内敛与含蓄和客家人的勤劳与智慧。
队员们在充分了解客家文化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前认真制作了相关的调研问卷,并在关西围景区积极采访周边居民、游客、以及关西新围里的展示客家非遗技艺的两位老人一些客家文化的现状问题,在采访之后诚挚邀请他们填写问卷。通过充分的调研,队员们发现大部分人只知道自己是客家人、讲客家方言,并不了解客家的其他文化和历史发展,两位展示非遗技艺的老人也对技艺的传承持悲观态度。对此,为保存并发扬客家文化,更好地响应乡村振兴,队员们深感对客家文化的宣传刻不容缓。

调研客家山歌
小队于7月10日前往客家山歌的发源地之一——龙南市桃江乡,进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墙背社区进行相关调研,据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支农村剧团会在当地社区巡回演唱客家山歌。
小队还采访了桃江乡文化站站长廖圣星同志,他已经在桃江乡为当地文化事业工作了三十年。他详细地向小队介绍了龙南桃江客家山歌的起源、发展历程、与红色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联系以及当地政府为宣传客家山歌作出的努力,他说:“我们发现,像客家山歌这样的下里巴人式的艺术,竟然也可以登上央视那样的大雅之堂”,他的一番讲述让小队成员们茅塞顿开,找到了宣传的方向。

参观客家博物院
小队于7月11日乘火车前往赣州市并参观客家博物院,在这个博物院,小队从整体上了解了赣南各地的各种客家文化体现,对客家文化的分布和宣传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实践调研结束后,小队队长丁崇烜总结道:“咱们要在把古旧的客家文化和新兴的现代技术结合,推陈出新,以期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小队在实践调研过程中,拍摄了大量图片与视频,也进行了完备的文字记录。小队正在制作客家文化的宣传视频以及宣传推送,不久就会把它们发布到一些媒体平台,为客家文化的延续、乡村振兴的进行贡献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26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小工匠志愿服务
  • 关注膳食营养,助力生殖健康
  • 7月15日-7月19日,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行东越,卫戍榕城”三下乡实践队在福建医科大学王文祥教授的带领下,前往福建省妇幼保
  • 大学社会实践 07-26
  • 聚焦就业 改善民生
  • 聚焦就业 改善民生
  • 为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深入分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改进学校、学院关于企业实习、就业等相关工作、提升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7
  • 大学社会实践 07-25
  • 崇德宏药 造福社区
  • 崇德宏药 造福社区
  • 为普及药品安全知识,扎实推进“健康中国”走实走深,提高居民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意识,7月20日,聊城大学药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于聊城市
  • 大学社会实践 07-25
  • 携手返家乡,共筑振兴路——走访调研第一站:舒城
  • 梦想在此,从心出发
  • 新时代“新农人”,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