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赴170团三下乡,探索沙棘产业发展模式

作者:贾文兴 王炳鹏 来源: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
2023年暑假,为响应共青团中央“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赴九师170团科技支农社会实践团赴九师170团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举办交流会、采访交流进行调研。实践活动在九师170团的大力支持下以及团队成员的悉心准备下圆满成功。团队成员们也深刻感受到170团沙棘产业的成功实践。
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170团,昔日是“风吹沙砾跑,满地不长草”,常年降雨量不足50毫米,戈壁砾石满地的地方。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问题,170团开始种植沙棘,经过几年的努力,植树造林面积不断的扩大,目前,170团累计定植沙棘已达5.2万余亩,成为我国人工种植最集中的区域之一,沙棘不仅成为170团的支柱产业,而且三分之二的民众种植沙棘。
2023年7月16日,实践团一行11人在到达170团后,前往沙棘地,了解调研沙棘作物的长势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为沙棘采收机的落地提供了阶段性实际数据。

图1 实践团在沙棘地中
随后实践团向170团职工群众在沙棘种植、沙棘机械化采收、沙棘产业链建设三个方面做了报告并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交流会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职工对于沙棘机械化采收的迫切需求,以及对于沙棘机械化采收的疑虑,交流会后,团队成员还创建培训群聊,定期推送沙棘农艺农机知识,使得能够对170团沙棘产业发展持续助力。

图2 实践团成员在交流会上做报告
之后,团队成员对职工进行了采访。其中进一步了解沙棘种植过程中的难点痛点,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沙棘采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枝条果在秋天采摘,留下一部分在冬天以敲果的方式进行收获,有些年份沙棘采收还可持续到春节过年,在用工难的时候采收价格还可能翻倍。采收成本占种植成本的一大部分,最后职工表示期望沙棘能够像棉花等作物一样能够机械化采收,降低人工采收的成本。
在销售方面,我们了解到职工最开始尝试过销售鲜果,销售自制的沙棘原浆,但分别由于口味、食品卫生资质的原因,无法形成规模与竞争力。相对于番茄、玉米等作物,沙棘的体量较小,价格浮动较大。现在一般由合作社从职工手中收购沙棘果,然后沙棘产品企业再统一对接合作社进行集中购买,合作社负责初加工和冷冻贮藏。现在170团的沙棘果能够加工成的沙棘产品有沙棘原浆、沙棘冻干粉、沙棘油等多种品目的产品。

图3 实践团成员对职工进行采访
2023年17日上午,实践团对沙棘生态产业园进行了参观,通过参观,团队成员了解到沙棘的预处理,加工,储藏,深加工等全产业流程,深刻了解了沙棘产业的前景和迅猛发展的趋势,团队成员表示要为沙棘产业的发展出一份力,为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3实践团在沙棘初加工工厂
在沙棘深加工工厂里,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沙棘的加工过程包括挑选、清洗、破壳、榨汁、提取油脂等多个环节。工作人员向大家展示了先进的沙棘加工设备和技术,实践团成员对沙棘产品的生产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023年18日上午,实践团在金沙棘小镇景区进行参观学习,据了解一七〇团金戈壁沙棘采摘园于2017年9月投入使用,依托沙棘园生态风景区及黄金小镇的西部风格,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了兼具观赏、娱乐、休闲、度假等旅游功能的特色生态休闲度假区,以达到特色资源和生态并存、延长产业链的目的。

图4 实践团在金沙棘小镇景区
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感受到170团沙棘产业的独特价值,沙棘产业的引入,不仅为团场带乐乐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全国的沙棘产业提供了借鉴。对于引导石大青年学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让更多大学生走进村庄,将科技的力量带向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的血液。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26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走进化工企业 探寻发展之路
  • 6月20日至7月7日,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科创新征程,时代化工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合肥与宁波,前往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等
  • 大学社会实践 07-26
  • 传承红色基因,增强使命担当
  • 合肥工业大学“科创新征程,时代化工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山东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蒙革命纪念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临沂鲁南制药集
  • 大学社会实践 07-26
  • 师范学院开展“赓续红色血脉,携手砥砺奋进”实践
  • 铁炉村: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乡村振兴
  • 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甬立潮头
  •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科创新征程,时代化工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宁波,前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宁波乐
  • 大学社会实践 07-26
  • 铁炉村:传承红色基因,服务乡村振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