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传递知识

作者:张茜喃 来源:张茜喃
2023年暑假,本人在家乡积极开展教学志愿服务,为家乡的小孩子讲解数学知识并辅导他们的功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本人在与乡亲们相处过程中了解到了家长们对于给孩子们提供知识讲解、心理辅导、习惯管教等方面的无助和需求。乡村的教育资源在诸多方面比不上县城,暑假中孩子们回归家庭,少了学校的管理自然多了一份“活泼”,有些家长忙于琐事,又怕对孩子疏于管束,于是希望借助外界的力量解决问题。由于本人本身就是师范专业的学生,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家长们解燃眉之急,同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以后步入学校工作做准备。于是,在征得乡里同意后我开展了教学志愿服务班,免费帮助小朋友解决学习上的困惑。我由衷的觉得时间没白花,这段经历最充实、最合理,我受益匪浅。
这次学习,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师如何注重自己的仪表。中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的仪表对学生审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的审美观正处于形成期,教师仪表的好坏会使他们直接产生好感和反感,从而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乃至他们上课时的效果。教师一走进课堂,自然成为学社工注目的中心,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优美的语言、整齐的衣着、端庄的外表、工整的板书等等,都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对学生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强调培养人文精神的今天,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仪表负责。在检查仪表时,教师应该以怎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呢?首先,教师的仪表要与教育教学的情调相适应,以便有效的调动各方面因素传情达意、相互辉映,使其能更好的与教育教学内容保持审美情趣上的协调一致。其次,教师的仪表要以学生的欣赏水平为前提。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要慎重的把自己的仪表行为调整到符合受教育者的欣赏水平上,必须在为人师表的宗旨下,服饰打扮整洁朴实、美丽大方,充分的把自己的审美观点和精神风貌呈现给学生;言行举止,应谨慎谦和、文明礼貌;为人热情真诚、落落大方,给学生树立一个既值得尊敬,又和蔼可亲的形象。再次,教师的仪表还应与自己的性格特点相符,与年龄特点相符。人们在不同的场合对服饰有不同的要求,教师的着装要痛职业相适应,服饰灌注精神,重在协调。如果将人与服饰看做一个整体,那么,首先就应该考虑与背景协调。在不同的场合着不同的服装,早已是很多人的共识,视具体情况,既可作"万花丛中一-点红”的对比,也可作"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烘托,但无论怎样,所选服装的款式、色彩、都应与所处环境的整体气氛相协调。人的仪态千差万别各具特点,很难用某种模式框定出来。只要自己多一点自信,多一点协调,便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装束,穿出个性、穿出风格,真正做到"衣如其人”。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28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舞出青春,舞动风采
  • 舞出青春,舞动风采
  • 为了让小朋友们提高对舞蹈的兴趣,薪火旭光支教队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富有趣味的手势舞。
  • 大学社会实践 07-28
  • 共赴乡村教育,助力学生发展
  • 近年来,大学生支教在中国逐渐兴起,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一项与教育事业息息相关的活动,大学生支教以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吸引了
  • 大学社会实践 07-28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23三下乡 | 榕树:凝心聚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