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海学子三下乡实践报告:以墙绘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谢雯、张俊贤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住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墙强联手队以“多彩墙绘进龙涛,笔墨点亮爱国情”为主题,前往阳江市江城区龙涛村以及阳东正雅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关键词:三下乡 墙绘 支教  宣讲 乡村振兴 
一、实践主题
多彩墙绘进龙涛,笔墨点亮爱国情
二、实践地点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龙涛村
三、实践背景与目的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团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分别以“多彩墙绘进龙涛,笔墨点亮爱国情”和“党旗飘飘,向阳而生”为主题,前往龙涛村和阳东正雅学校进行社会实践。
团队在龙涛村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在龙涛村龙涛大道沿线围墙、老旧房屋墙壁等一些场所一直受“牛皮癣”、“小广告”等困扰,为建设美丽乡村,让龙涛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团队将打造文化彩绘墙,采用墙绘的方式来表现乡村本土文化,将艺术融入乡村生活。让彩绘墙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政策明白墙、美德教育墙、文明新风墙,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助力农村红色文明建设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以团队微薄之力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同时团队将在龙涛村榄山公园开展“讲好南路故事,赓续红色精神”宣讲会,结合团队成员广东海洋大学南路革命宣讲员的身份,为龙涛村村民宣讲阳江南路革命故事,传播南路革命文化,加强当地村民爱党爱国情。除此之外,团队将在阳东正雅学校开展“党旗飘飘,向阳而生”主题绘画课程和“了解革命英雄”课程,引导小朋友共绘美丽家园,在小朋友心中播下红色种子,在潜移默化中滋润小朋友们的精神家园。
四 、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①促进当地的文化发展,为建设新农村贡献青年力量。团队通过墙绘宣传红色文化,如“建设美丽新农村”“村规民约”“文明美德”等,让彩绘墙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政策明白墙、美德教育墙、文明新风墙。通过网上平台宣传,吸引更多人了解当地的文化艺术,促进当地的文化发展。
②促进村民爱党爱国情,为乡村振兴实施加强了理论研究。深化“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当地村民爱党爱国情。改造村容村貌,赋予乡村街道新气象。基于实践内容,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从而营造良好的乡村振兴氛围。
(二)实际意义
①彩绘改善村容村貌
团队将打造文化彩绘墙,采用墙绘的方式来展示龙涛村本土文化和红色文化,进一步提升新农村的“颜值”,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别样光彩,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滋润村民的精神土壤。
②宣讲滋润精神家园
通过开展“讲好南路故事,赓续红色精神”宣讲会,介绍南路革命以及阳江市南路革命代表人物谭作舟的故事,让龙涛村村民更了解阳江本地的红色故事,增强认同感。
③支教播下红色种子
团队设计了“党旗飘飘,向阳而生”主题绘画课程和“了解革命英雄”课程在阳东正雅学校展开支教,引导当地小朋友共绘美丽家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厚植小朋友的爱国情怀。
五、实践方法
①实地调查法
在前期准备过程,团队成员到龙涛村实地走访,发现了龙涛村一些老旧房屋墙壁上深受“小广告”困扰。
②政策宣讲法
团队成员在龙涛村榄山公园开展“讲好南路故事,赓续红色精神”宣讲会。
③义务支教法
团队设计了“党旗飘飘,向阳而生”主题绘画课程和“了解革命英雄”课程在阳东正雅学校展开支教。
④问卷调查法
    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团队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活动的效果。
六、实践准备
对接实践地:前往实践地考察,对接当地街办居委,获取实践地证明与确定结对函。
制定彩绘墙设计图:设计红色主题与符合龙涛村特色的彩绘设计图,采购好颜料等相关物资。
设计支教内容:对接正雅学校,根据主题与学校要求制定符合小学生学习的支教内容。
七、实践内容
①一笔一画绘文明,一墙一隅化风景。
团队实地走访龙涛村榄山公园,测量绘画墙的实际大小尺寸与周遭环境,通过与当地的负责人、村民的交谈,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建设需要和未来发展愿景,通过多彩墙绘赋能乡村振兴。
②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精神。
团队在龙涛村举行了“讲好南路革命故事”宣讲会,团队成员乔圳鑫作为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讲好南路革命故事”第十二分队成员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会,会上介绍了南路革命以及阳江市南路革命代表人物谭作舟的故事,村民们表示受益匪浅。团队成员简嘉城还用简单的语言,生动的例子为参会的小朋友们讲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引导小朋友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③携手支教助成长,红色文化代代传。
团队在正雅学校开展“党旗飘飘,向阳而生”主题绘画课程和“了解革命英雄”课程,引导当地小朋友绘出美丽家园,带领小朋友们在一个个红色故事中跟随红色脚步,感悟先辈智慧,传承红色基因,同时与小朋友们一同制作红色精神明信片,用心传承历史记忆。在创意与笔触间,孩子们展现了他们充分的才华与创造力。每一张明信片,都装载着对红色故事的热爱与敬意。
八、成果与反思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首先,墙绘作品的完成为龙涛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墙绘进一步提升新农村的‘颜值’,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别样光彩。其次,宣讲会和支教活动使小朋友们对艺术和爱国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了他们的文化艺术素养。以上工作的完成一展龙涛村人文底蕴和幸福生活,激发了浓厚的乡风文明气息,为秀美乡村建设加“油”添“彩”,在潜移默化中滋润群众们的精神家园,“绘”聚起村民们对共建美好家园的向往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
然而,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活动宣传不够到位,宣讲会人数未达到预期人数。第二,前期磨合不够充分,在阳东正雅学校展开支教时,由于学校未能清楚告知时间安排,导致后续支教结束时略显匆忙。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改进。
九、实践总结
通过多彩墙绘进龙涛的实践活动,我们成功地将艺术与文化带入了这个小村子,用笔墨点亮了居民们的爱国情怀。通过墙绘、宣讲会和支教等方式,我们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素养,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首先,由于资源有限,我们在墙绘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团队成员需要面对天气变化、墙面材质等因素的影响,但我们克服了困难,完成了一幅精美的墙绘作品。其次,宣讲会和支教活动中,我们面临着时间紧迫和资源匮乏的问题。然而,通过团队的努力和合作,我们还是成功地完成了这些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艺术的力量和文化的重要性。墙绘作品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还能够传递爱国主题的价值观念,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宣讲会和支教活动则通过知识的传播和教育的培养,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爱国意识。这些活动不仅让居民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也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文化。
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推进这些活动,不断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我们将加强宣传工作,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参与度。同时,我们也将加强资源整合,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合作伙伴,为实践活动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支持。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多彩墙绘将继续点亮龙涛的爱国情怀,为这个美丽乡村带来更多的艺术和文化的魅力。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7-28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弘扬劳模精神,加强劳动教育
  • “人生三部曲”社会实践团——践行“人生三部曲”
  • 扬劳动精神,普精神赞歌
  • 采访金坛刻纸传承人杨兆群:将传统艺术带入现代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