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地调研南京交通拥堵现状,获取一手资料以助力交通拥堵现状的改善,2023年7月10日,河海大学商学院畅通交通助力长江经济带发展调研团一行前往浦口大道-龙华路,中山东路和西安门隧道,水西门大街及虎踞南路十字路口,水西门大街及莫愁路十字路口,双塘路施府桥十字路口等五处南京典型堵点街道进行实践调查,取得丰富成果。
图1 团队成员拍摄实时路况
调查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于早高峰和晚高峰两个时间段,深入南京老城区,分工合作,划分路线,并绘制道路草图,利用手机拍摄记录堵点的实施概况与十字路口的车辆通行状况,注重视角变换,以求得到更客观真实的调研结果。根据现场拍摄的视频,实践团成员清点记录下每一条路线的平均通行车辆,计算拥堵时长。
图2 团队成员绘制道路草图
通过拍摄的视频以及事后的清点分析,团队负责人王茜发现,老城区相对来说拥堵较为严重,停车不规范情况较多,且道路狭窄,可用空间少,车辆无序,加之车流量较大,高峰期行人与非机动车较多,导致老城区交通拥堵,但中山东路和西安门隧道路权安排较为合理,拥堵情况相对较少。
图3 团队成员发放问卷、访谈群众
除此之外,为调研居民、行人对路权路况的了解,实践团分为两组,在不同堵点发放纸质版调查问卷,并对配合调研的群众进行简短的访谈。实践团成员认真倾听并记录,并从访谈和调查问卷的结果中深入了解南京群众对道路拥堵状况的看法以及对政府的建议。
南京市老住户表示出行时更愿意选择公共交通而非私家车,他们认为道路拥堵情况严重,难以规划时间,但同时访谈对象也表明此问题正在慢慢改善。可见,公共交通是南京路权的重要环节,民众对此需求普遍较大。同时他们希望相关工作人员可以进行更多的实地调研,了解群众心声。
图4 团队成员对群众访谈
在路口的随机采访中,实践团成员随机选取了十位行人进行访谈,被采访者积极配合,采访人员认真记录。通过分析,实践团成员发现十字路口红绿灯的时长与通行车辆数目、交通拥堵时长有较大关联,大部分被访对象表示如果能够合理改善红绿灯的时间,交通拥堵状况就会有更大改善。
实践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全体聆听录音录像,阅读速记内容,认真学习交流内容。群众的诉求令实践团成员对南京道路规划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实践团成员将理论分析与实践调研相结合对路口车流进行调查,为以南京为首的长江经济带智慧交通体系的完善及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设性建议,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贡献河海智慧。
文字作者:姚芷寻
图片作者:姚芷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