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红色基因,担当青年使命
作者:莫佳睿 陈浩炜 来源:莫佳睿 陈浩炜
为学习党的二十大的精神,鼓励青年学子继承革命传统,传承革命基因,践行“聚焦红色基因传承,担当青年使命”的理念和意识,2023年7月16日至8月1日,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大鲲”队的十五名同学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广西百色市右江区龙景街道林业工作站等地进行了红色文化知识宣传。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作出部署。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红色文化价值意蕴,让红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首先,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大鲲”队由十五名同学组成的,他们来自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这可以让宣传的知识体系更加广泛,让受众人数更多,从而达到好的宣传效果。其次,关于实践地的选择,此次团队社会实践的地点选取地方工作站等地更有利于满足团队的了解需求。同时实践地还有属于其他队员熟悉的家乡的社区、街道等,更容易进行深入的红色文化宣传,并且每个实践地都在进行安全防护,都能保障队员及社区居民的安全问题。此次活动对实践地居民的红色文化意识也能有一定的提高。在实践过程中,团队首先采取了线下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居民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进行调查,问卷包含红色文化的意义、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及通过何种方式来传承红色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6.67%的调查对象对红色文化非常了解,33.33%的调查对象大致了解,仍有5.56%的对象完全不了解 ;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大部分人是通过新闻联播、公众号或手机APP的途径了解红色文化,且大部分调查对象的学校或单位都曾开展过关于“传承中华优秀红色文化”的相关活动。随后,我们对调查中居民所疑惑的问题进行统计并制作答疑和宣传的PPT,通过线上宣讲的方式对60余名观众进行红色文化知识科普,宣传内容包括红色文化的具体内含,为什么要发扬红色文化及如何推动红色文化传承等内容,此次宣讲使更多人了解红色文化及如何从自身为红色文化做出贡献。
此次社会实践主要有以下四个亮点:第一是本次实践活动为红色文化知识宣传,宣传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且宣传对象为当地工作站人民以及各队员家乡的社区、街道等,宣传方式简单有效,宣传对象具有多样化。第二是此次活动响应国家号召,切实表现了环境学院学生等新青年对传承红色文化的信心和决心。第三是线下宣传使队员和宣传对象近距离接触,更能有效解决宣传对象的疑问,更能增强宣传效果。第四是线上采用电子问卷的方式,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使用数据统计技术,更直观简洁地获得数据来达到统计的目的与需求,了解了大多数地区传承红色文化的现状。第五,通过实地参观当地红色旅游纪念馆,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传承和发扬中华红色优秀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后面若再有此类活动我们会考虑更加周到一些不同情况,将方案制定更加详细,争取做到比此次活动更好的效果。
对于实践活动的成果,我们在后期整理中认为我们完成了几大实践任务,第一是达成了我们的主要目的,我们让工作站及社区里的宣传对象了解到了红色文化知识并知道如何为传承红色文化目标的实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第二是我们通过线上完成了66份问卷的调查,达到了预期数量,了解了大众对于红色文化的知晓程度。第三是我们利用“线上+线下”一系列活动,希望引起民众及社会对红色文化的关注,并传递给更多人。对于队员的收获和体会,队员们通过宣传对红色文化知识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并且通过队员可以带动更多人从小事做起,为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更重要的是,此次宣传的形式培养队员的表达能力与亲和力,在准备过程中促使队员更团结友爱,更富有创造力,更乐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能力。
身为环境专业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肩负起实现传承红色文化的责任,发扬红色文化的荣光。在以后的大学生活里,我们会积极参加红色方面的社会实践,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祖国的红色文化传承和发扬事业尽上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