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溯博索:宋韵基因,扬宋韵文化

作者:李乐丹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落子宋韵,起笔不藏风。”800百年前,杭州是南宋都城,集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续写着古代华夏文明的辉煌;800年后,从浙江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以来,杭州由多方面着手宣扬宋韵文化。中国计量大学杭博南宋文化实践小分队以杭州博物馆为例,从南宋文化入手,对博物馆的顾客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小竹子”们在6月28日至7月4日内进行了参观、访谈、游客问卷调查等一系列活动,探究杭博的宋韵基因,发扬宋韵文化。盛夏见证了“蕙竹队”在杭州博物馆暑期社会实践的开始与结束,众人在此次的调研之旅中梦回临安、受益匪浅。
寻宋时临安,助宋韵流芳
  6月30日,蕙竹队访谈组的“小竹子”们对杭州博物馆的文物讲解员应爱芳老师进行了访谈。我们的访谈主要围绕六个问题展开,大致了解了杭博和来杭博参观的游客,关于杭博中南宋文化的认识,应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宋朝时期文明的发展。南宋是一个很有底蕴的朝代不仅仅只是很多刻板印象中所表现的积贫积弱的朝代。
小竹子:您觉得现在游客对于杭州的一些文化的了解程度怎么样?杭州博物馆是否一些教育计划,活动又主要是针对一些对哪些群体呢?
应老师:游客来杭博我觉得来她来杭旅游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因为杭博特殊的地理位置来游览,第二种类型是带着任务的游客,他们可能对杭博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第三类游客,像我之前遇到的一个从外地来的小朋友,来之前做了许多功课,在网上搜过很多资料,杭博有哪些文物馆藏及它对应的位置,前世今生的背景资料等。这一类游客的时候给他讲解的时候他会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其中一些官方给我的资料和我的知识库中并没有涉猎,就需要事后研究而后解答了,这是讲解员与听众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的典例。关于活动,例如现在进行的“闹忙的乡村”,现在的孩子远离大自然,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来了解乡村有趣的生活,像植物生长的月份,一些传统民俗等。还有像小小志愿者活动,小朋友们深入杭博,在南馆和北馆选取了几个经典的片段,亲自走上讲解者的岗位,用他的视角向其他小朋友们传达这些文物的了解,与他们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带动其他小朋友传承文化。
访谈组的“小竹子”们在这次访谈中也有许多的感悟。
   我们的访谈对象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讲解员老师,她的决心与坚持,她在谈吐中透露出的才华与自信,都让我深受触动。面对我们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讲解员老师从容不迫,侃侃而谈。在聊天过程中也会时不时开开玩笑,大家其乐融融,场面并没有想象中的紧张与局促,我的心态也因此发生了变化。她夸赞我们的青春活力,而我们敬佩她的腹有诗书。曾有人说,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正是对文化,对历史的这一腔热爱,让她在各个博物馆间辗转,最终在杭州博物馆生出了根。正如一句话说道:“一代武将留《满江红》之绝响,江南美姬娇声道《贺新郎》”,女子曼妙,男子簪花,那个多姿多彩活色生香的南宋,与我不期而遇。历经千年文物里,在讲解员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我深知,我所要找的宋韵,就在其中。——茹雨婷
访众人之见,悟宋韵之美
    7月1日,杭州的太阳依旧热烈,闷得让人提不起出门的欲望。但当我们来到杭州博物馆,准备开始一天的问卷发放任务时,发现博物馆大厅已经人满为患,游客们簇拥在一起,迫切地想要参观博物馆内的珍贵展品。“小竹子”们分散在馆内各处向游客们发放问卷。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小组成员们互相帮助,紧密配合。有时候,我们会打趣、开玩笑,缓解工作的紧张氛围。有时候,我们会合力解决问题,处理游客的疑问和纠纷。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让我深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持和协作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合作,以及如何处理工作中的突发情况。——徐怡静
   在一天的时间里,我们线上线下共收集到了两百多份的数据。收集的过程既是辛苦的,也是充满意义的。在被游客拒绝和积极配合中反复跳转,感受着内心的起起伏伏。同时,我也感受到大家对历史文化的热情,他们在观展时会细细观察每一件展品,甚至为进一步了解上网搜寻资料。馆里家长带孩子来的游客占大多数,经常能碰见家长向孩子介绍关于展品的历史或故事。在杭州博物馆,不仅能从展品中感受历史的魅力,还能感受到大众对历史的关注。——李乐丹
溯宋韵之博,自熹微求索
    我们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对宋韵文化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对宋韵文化形成了更为深入的看法。如成员刘婷所述:“我突然觉乎一种强烈的宿命感和虚无感以无法阻挡的气势向我袭来,于历史而言文物不过是几千年前早已死去的人用过的器具罢了,于后世而言它们则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价值。”如成员王一晴所述:“我从中体会到了宋韵文化的魅力,从一件件文物古迹中窥见历史的印记,从一句句讲解中感悟跨越千百年的优秀文化。博物馆作为历史与现实的交界之地,让我们了解过去、与历史相遇,也让我们展望未来、谱写新篇章,使我受益良多。”
    我们对满意度调查理论的认知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质的改变,我们的社会实践经验也由少到多在循序渐进地积累,如成员蒋好好所述:“在这次的调研中,我第一次深入的参观了杭州博物馆,对杭州这个城市的由来和发展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这次调研的问卷分发中,我也突破了自己敢于去跟参观者交流。虽然调研已经结束,但我相信在调研中的收获会陪伴我很久。”
    在团队整体的协作过程中,我们对团队精神和志愿精神的理解也变得更加深刻:在团队精神的积极推动作用下,我们每个人各司其职,激发出高昂的斗志和主动性,产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交互行为,如成员蔡泱雯所述:“这十天的实践让我对团队精神深刻的理解,团队精神强调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与齐心协力,而是配合协作、优势互补,发挥进取协同的效应。”志愿者们的无私与奉献也于无形间对我们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在调研实践中不断感悟志愿精神的真谛,如成员顾思佳所述:“看着他们自信地将一件件文物的故事娓娓道来,得到听众一声声的回应,我突然明白了志愿讲解的意义,它不仅是给参观者提供的一种讲解服务,也是给热爱讲解而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拥有这个工作的人一个平台,在这里,不管他们本身是什么职业,在穿上红色背心的时间里,就是一位杭州博物馆的讲解员。”
    每一名成员都在调研过程中不断地发现自己、挑战自己和完善自己,对调研和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如成员郑静静所述:“于此,我想调研的意义不仅仅是了解这些事情,更是为了看到历史的另一面。如果我们能接触到的文字只有课本上的注释,冗长的知识点以及热衷把谎言说成真理的小视频新闻。那它们就会像盐一样无孔不入,将人腌制成一块越来越干瘪酸咸的肉,挤不出任何灵感和梦想的成分,没有品尝的必要。”
本次调研活动的顺利完成,离不开每一成员的辛勤付出和积极配合,也离不开组织人的细致筹划和耐心负责。希望在团队有效运转和不懈努力下,我们本次杭博宋韵文化展观众满意度调研活动可以为杭博和观众提供切实性的帮助。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04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响应二十大,认真做推普
  • 响应二十大,认真做推普
  • 基于部分地区普通话推广受阻这一现象,中南大学人文学院的学生们组成的护花使者推普实践团队走进常德市武陵区小学,开展普通话推广活动
  • 大学社会实践 08-04
  • 加强老年发诈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加强老年发诈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湖北文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汪汪特工大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随州市曾都区万店镇双河村,了解当地老人的生活安全情况,对全村中老
  • 大学社会实践 08-04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23三下乡 | 榕树:爱在金鸡,
  • 【三下乡】长安大学赴青海海东“青春助力促振兴,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榕树社会实践队三下乡支教活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