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子“三下乡”:青春心向党,绿动共青林

作者:武富梁 来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绿色是美丽中国的底色,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绿动平湖,技行高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三峡库区“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司法实践基地参观三峡库区消落带树林——共青林。

据了解,“共青林”是万州法院与共青团万州区委会在“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司法实践基地,合理布局、科学划分、精心打造的面积达20余亩,中山杉达500余棵的一片树林,旨在采取号召广大青年团员、青年志愿者以林内植树、护林、认养等形式让广大共青团员同人民法院一道共同呵护长江三峡库区生态环境。

指导老师曾美良在“共青林”前向社会实践队成员讲述了建设“共青林”的重要意义,这是长江三峡库区“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司法实践基地重要组成部分,是共青团员生态保护宝贵学习平台,希望大家珍惜此次机会,学有所获,树牢生态环保意识。

面对偌大的中山杉园林,社会实践队员们表示极为震撼,引入眼帘的便是满眼绿色,闻着干净清新的空气,中山杉林持续散发魅力,吸引同学们踏上石板路,迫不及待地进入树林深处。大家一路观看,交流讨论,细细察看中山杉的生长情况,发现每棵树上都贴着一枚认养牌,上面标注着认养人等详细信息,同学们表示将以他们为榜样,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际行动中来。

紧接着,成员们来到抚琴广场,观摩环境司法成果展示板,深入了解环境司法相关案例,增长生态环境相关法律知识。沿着滨江长廊继续前进,队员们到达了滨江观景台,中山林的绝美风景尽收眼底,在江边的风浪中感叹三峡库区人民的不懈努力。

“共青林”彰显着共青团员和青年志愿者们应有的担当与使命,延绵长江两岸的中山杉林体现了大周镇人民生态环保的实际行动。“绿动平湖,技行高峡”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受影响,将持续践行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理念,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09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传非遗、护白叟、振乡村,永远在路上——“朝华夕
  • 看长三角龙头腾飞,悟新时代水利精神 ——武汉大
  • 暑期三下乡,助力科技发扬
  • 为了让科普助力基层,激发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孩子们对科技的渴望, 推动少儿编程和科技教育,培养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大学社会实践 08-0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