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巷幽幽深几许,隆都旧墟展新颜|广财知遗团队开展“三下乡”实践

作者:毕莲钰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古巷幽幽深几许,隆都旧墟展新颜|广财知遗团队开展“三下乡”实践
  在大涌镇团委的牵线搭桥下,广东财经大学知遗实践团队深入开展广东省青年大学生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突击队行动,于2023年暑期先后两次前往中山市大涌社区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大涌镇,古称圩镇,古时曾是繁华的商业中心,拥有悠久的历史,镇上建筑多为骑楼,商铺密集,其中以清平街集市最为有名,旧时每周一、四、七是“圩日”,也是清平街集市开市的日子。现如今经济重心迁移、文化产业变迁,旧墟(清平街)集市往昔的繁华已不再。为此,知遗实践团队对接大涌社区团委,前往当地党群服务中心、清平街骑楼、基头粮仓旧码头、基尾百年拱桥等地点实地参观调研,通过开展对接座谈会、走访当地居民、创业青年代表等,了解当地文旅资源、文化脉络与民生活动,助力大涌社区旧墟集市文旅资源实现高质量活化使用。 

  7月3日,知遗实践团首先前往大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大涌社区书记开展对接座谈会。会议上,实践团了解了大涌社区目前的总体情况、发展瓶颈、已有成果以及未来建设规划。随后,团队参观了清平街、基头粮仓旧码头等,参观途中了解到了大涌特色的蒸年糕、芦蔸粽、煎堆、叶仔等隆都传统美食。本次行程,实践团在了解当地特色文旅资源的同时,也更直观地认识到了当地优秀历史文化传承和宣传遇到的瓶颈,为后续实践报告的写作积累了宝贵素材。
  7月4日,实践团前往基尾百年拱桥,探寻大涌百年历史沿革。“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在大涌社区团委的带领下,团队来到一片稻田,体验大涌居民的日常劳作和休闲活动,同时对当地居民进行采访调研,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大涌社区的特色文化和历史沿革。
 
  7月14日下午,实践团在大涌镇团委联合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排下,对长居于“专基尾古屋”的居民和清平街群众代表进行了实地采访调研。调研了解到大涌曾有金陵酒楼、戏院戏班、河涌通商的盛景,旧清平街一带古村落的黑沙地种出的萝卜、沙葛等品质也很好,但经历时代变迁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大涌,清平街集市往昔的兴旺已不再,沦为旧墟集市。谈及今后的清平街,居民群众均表示希望将清平街重新利用起来,恢复往日繁华。 

  7月15日上午,针对大涌青年人口流失问题,知遗实践团队采访了大涌社区第一位返乡创业开设茶饮店的青年店主。谈及其返乡创业的原因时,店主坦言这里有乡土情怀,作为土生土长的大涌人,自小耳濡目染各种大涌故事,十分看好大涌社区的未来发展。在问及其对今后古街发展的期待和建议时,店主表示希望社区出台更多的惠商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清平古街的宣传力度,发展特色文旅业,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有创业热忱的有志青年聚集起来,留在大涌,为当地发展助力,共同打造青春大涌、活力大涌。 

  通过两次实地走访调研,广财国商知遗实践团队深入了解了大涌社区的文化历史和特色资源,依次调研参观了大涌社区清平街集市、基头粮仓旧码头、基尾百年拱桥等地,结合调研情况,团队提出了大涌社区升级整改街道容貌方案,并且整合了大涌社区现有的文旅资源,建立资料数据库,为后续打造“大涌特色”文创产品以及文旅ip奠定基础。未来团队将针对当地乡村振兴工作的现实需求,运用专业知识,探索传承大涌社区传统文化、活化大涌社区清平街集市的最优路径,为当地发展注入“广财”能量。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09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传非遗、护白叟、振乡村,永远在路上——“朝华夕
  • 携手共进,筑梦同行
  • 携手共进,筑梦同行
  • 南京工程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为汲取扶贫经验,前往南京市六合区赵坝村进行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 大学社会实践 08-09
  • 安徽学子三下乡:深入歙县社区“孝女”村庄,广泛
  • 青春助力,促进振兴
  • 寻泱泱齐风,探陶琉文化
  • 寻泱泱齐风,探陶琉文化
  • 为找寻淄博爆火的原因,并且探索让淄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学生组成的琉淄之星实践队于7月30日前往淄博开始了
  • 大学社会实践 08-09
  • 从低碳视角出发,探讨乡村绿色转型之路-致远实践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致远实践队生态调研
  • 苏科学子暑期社会实践:赋园林魄,传爱国魂——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