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浙江农林大学“南方有嘉木,寻味东坑茶”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临安太湖源镇东坑村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茶叶生产情况和销售情况,搭建市场与产地的桥梁。
东坑茶作为临安名茶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20浙农林学子筑梦乡村,助力茶香飘满园世纪90年代就完成有机茶认证,出口荷兰等地,东坑村更被誉为“中国有机第一村”。为学习成功经验,实践团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号召,在指导老师帅路虎的带领下来到东坑村。在东坑村,成员们看到整个村落沿水而建,云雾环绕,山上的茶树随处可见,野味十足。

刘世文副主任带领实践团来到茶园基地并介绍到,东坑村海拔700米,昼夜温差大,湿气足,适合茶叶生长,大部分茶树都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茶山面积可达2000亩,家家户户都以茶叶为主要收入来源。政府也大力帮扶茶叶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局建设投资了太阳能物理灭虫器,帮助村民绿色可持续生产,提高茶叶质量。
随后实践团前往村民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具体情况,与东坑村村委班子进行交流,探讨东坑村茶叶发展前景。刘世文副主任表示,东坑茶品质虽好,但现在知名度提不上去,基本都在临安地区销售。指导老师帅路虎指出打开市场需要提升品牌知名度,让消费者放心。东坑茶有着很好的发展基础,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发挥出合作社作用,同时展开线上销售,采用“互联网+”模式扩大销售。实践团成员也将发挥专业特长助力打造东坑村品牌,设计品牌形象,改进现有包装,进行网络宣传。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成员们对助力乡村振兴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纷纷表示会充分利用自己所学所知,做到知行合一,融会贯通,用青春力量在乡间的小路上书写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