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齐聚吴起宝地,探寻非遗传承中的巾帼力量
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吴起县组 来源:宣传全组成员
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了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劳动与智慧,其作为中华文明千百年传承的生动见证,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与灿烂辉煌。为了解吴起县农村妇女传统手工艺发展与传承现状,7月2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107个区县农村妇女手工业现状调查暑期实践团前往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开展采访调研活动。
实践团来到吴起陕北巧媳妇手工制品专业合作社,针对传统刺绣技法及其产业的发展、非遗手工艺传承现状等相关问题,采访了传承刺绣工艺的宗艳琴老师。“吴起陕北巧媳妇手工制品专业合作社”自2012年成立以来,重点是在妇女群众中开展技能培训、产品创新等工作,很好地激发了当地妇女群众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活力。

图为实践团与合作社老师合影
走进传统刺绣工作室内部,宗艳琴老师向实践团成员们展示并介绍了合作社成员们手工制作的刺绣作品,其中包含绣花布鞋、手工鱼形枕等刺绣成品,同时也讲述了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

图为宗艳琴老师为实践团介绍手工鱼形枕

在初步了解传统刺绣后,实践团成员根据指导进行了“鸳鸯”刺绣手工艺品的制作尝试,在劳动中体会到传统刺绣制作的辛苦之处与乐趣之点。
图为实践团成员亲身参与刺绣制作
实践团成员在与宗艳琴老师及其他刺绣手艺人的交流中得知,近年来在农村妇女传统手工业发展中,冲击与机遇并存。入驻新媒体电商平台直播带货与通过自媒体传播传统手工技艺为传统手工艺品提供了新型发展方向,但同时合作社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非遗传承人的年轻力量较为薄弱、政府对非遗技艺文化的宣传与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等。在将非遗的“软实力”转化为文脉的“硬实力”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当地传承人的努力,更需要青年一代的深入了解与积极实践、政府的有效宣传和科学扶持。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全体实践团成员了解并学习到了传统刺绣等手工艺的文化背景和技艺,同时也知晓了当下非遗手工艺传承的问题与困难。“凝聚巾帼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不能仅是“喊出来”,也要在社会实践中“做出来”。

图为实践团与“巧媳妇”传承人合影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11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传温暖力量,振乡村文化
- 2023年7月24日到7月27号,为教育扶贫助力乡村振兴,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清风鸣爱,情满七月”志愿实践团前往重庆市合川区南津街街道花园
- 大学社会实践 08-11
- “爱在武乡,初识幸缘”
- 为了给大山武校里的孩子们点燃渴望知识和爱的火把,以优秀的文化教育和真情的陪伴温暖他们的暑期生活。2023年7月16号,安阳师范学院“
- 大学社会实践 08-11
- “爱在武乡,教育传承”
- “爱在武乡,教育传承”
为了给大山武校里的孩子们点燃渴望知识和爱的火把,以优秀的文化教育和真情的陪伴温暖他们的暑期生
- 大学社会实践 08-11
- 探索爆火城市淄博在今后的发展潜力
- 淄博,作为一座传统的工业城市,在今年5月份突然火遍全网,广泛活跃于大众视野之中。为探索淄博爆火背后的原因并探索淄博的可持续发展
- 大学社会实践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