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5日至7月18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寻共存之道,沃自然之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连云港市东海县各大街道、乡村开展“江豚吹浪立,沙鸟得渔闲”活动。在此期间,团队成员通过社区宣讲、口头采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向西双湖社区的广大居民们传播了禁渔知识,同时,团队成员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精益求精的团队作风,在宣讲之前,深入了解了关于禁渔知识的一些方法,力求做到对社区广大居民的科普,讲的易懂、写的好懂,简短高效对社区居民进行了科普。
禁渔制度是组成当今中国生态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禁渔制度在我国主要指的是通过在水生生物的亲体繁殖期和幼体生长期采取限制捕捞活动等措施,达到维护水域生态平衡,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这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更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前提,而经实践证明,在海洋、长江、珠江和黄河等水域实行的禁渔制度确实有效保护了水生生物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对禁渔制度的宣讲则更是应该将责任扛在肩上。
以此为信仰,团队成员们于7月15日清晨7点准时来到了位于西双湖社区的湖滨花园小区进行宣讲。西双湖生态湿地保护区是国家4A景区,它水杉林色彩斑斓,湿地碧水荡漾,小岛生态优美。近年来,东海县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目前景区已形成“水景交融、绿色共享、人水和谐”的自然生态景观。现在是东海县居民们重要的休闲场所,西双湖社区的“禁渔、保护生态环境”的宣讲工作处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团队首先来到西双湖社区进行宣讲。在宣讲活动中,团队成员用ppt演示的方式重点向居民科普了禁渔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知识。社区居民们认真听讲,积极响应,效果成功。
7月16日早晨,团队走访西双湖社区居委会,以期对西双湖的长期发展有了更深刻了解。工作人员介绍,东海县西双湖景区将始终坚持“湿地城市”发展理念,不断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务服务、生态住宅”为一体的宜人新区。为了保护水域,西双湖将整体降低湖底标高,将地上湖变成地下湖,扩大库容。目前,西双湖景区已打造盛大的百合花园,百合花开、蓝天、碧水、金岛织就了“西双湖多碧水,百合花最幸福”的奇丽画卷,诠释“美丽中国”主题,为丰富东海旅游的又增添一张靓丽的名片。如今,西双湖景区蓬勃发展,城藉湖美、水借城秀,一个具有滨湖特色的生态新城呼之欲出。
美丽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仅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居民的支持与配合。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采访了周女士,她长期生活在连云港东海县,对西双湖生态保护景区有着很深的感情。她说:“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西双湖边,西双湖像我们的家人一样。特别是到夏天,小孩子们成群结队的在西双湖边玩水嬉戏,很是快乐。以前的西双湖只是一个大水塘,如今却成为了如此美丽的4A级风景保护区,我们居民们都十分欣喜……”风景宜人的西双湖景区承载了不止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建设美丽城市,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发展,切不可忽视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而这更需要所有居民的努力。居民们要提高生态环境道德素养,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要努力使保护母亲河行动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生态环境道德、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载体。相信在所有居民的努力下,连云港东海县的发展一定会更好、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