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河聚德江,海纳山川”贵州乡村振兴促进团赴贵州德江楠杆乡民族中心完小开展支教活动

作者:朱嘉成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微光聚希望,支教载温情
         三尺讲台,书写着很多人的执着与梦想,播撒着阳光与希望。伴着夏天的烈日和蝉鸣,两周的支教生活落下了帷幕。一行人,半个月,从鱼米之乡来到云贵高原。河海大学田梦支教团响应号召,跨越山海。他们与祖国同行,岁月不居。他们用行动告白,弘扬“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河海校训。

图1 田梦队员在参加启动仪式的合照

缤纷课堂伴夏日,书香影趣乐无穷
       夏日炎炎,微风阵阵。2023年7月13日,经历了三天两夜的跋涉,田梦支教团队员们从各地启程,前往同一个目的地——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楠杆乡民族中心完小。在这14天的支教活动中,田梦队员扎根一线,初踏讲台,他们倾囊相授。为了给予教育水平较落后的地区支教帮扶,支教队伍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和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除了语数外三门主科之外,还有音乐、舞蹈、折纸等兴趣课,帮助孩子们全面发展、拓宽视野。支教期间,田梦队员共担任一年级到六年级语文、数学等科任课教师。所教班级学生共97人次,累计授课200余课时。

图2 孩子们上舞蹈课
 
图3 孩子们在学歌和手势舞

图4 迎新日学生绘画作品合集

       爱同风雨,情满七月。田梦成员和孩子们在霞光中来到学校,活力满满地迎接新的一天。支教团的队员既是老师,也是孩子们的朋友。课堂上,教师以PPT授课为主,知识讲解和趣味游戏相辅相成,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为孩子们心中播撒下美在同时有一名助教老师协助维护课堂秩序好的种子;课后,老师们摇身变回了一个个“小朋友”,和孩子们一起聊天、打篮球、做游戏等,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对他们做了进一步的教育和引导。支教的第二周,各年级的班主任来到部分学生的家中进行了家访,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拉近班主任与家长、学生心灵的距离。

图5 孩子在镜头前大笑

         每当夜幕降临,洁白的灯光下,支教老师们静坐在办公室,书本、笔记本铺满一片。他们的心灵仿佛是一座火炬,点燃着对教育的炽热热情。时而,他们滑动鼠标,在海量的教学资源间穿梭,寻找那沉甸甸的金砂。为了能给孩子们带来更丰富更有趣的课堂,老师们常常在课后与孩子们交流生活,寻找他们的兴趣点,并且去了解他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老师们如诗人筛选文字,将儿童的世界趣味与知识点融为一体,每一个图像、每一个声音都是他们呈现知识的画笔。

图6 老师们在办公室备课
 
          以热爱充实自我,以笃行丰盈青春。至此,河海大学田梦支教团的支教之旅已经告一段落,尽管支教途中面临语言、生活环境和道路艰险等许多困难,身为河海学子,田梦队员艰苦朴素,一路坚持,走出校园,来到乡村,在欢笑和辛苦中酝酿出一份特殊的收获。他们秉持着教育情怀、奉献精神和专业态度。链接河海资源,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负国家给予青年的殷切希望,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自己的青春,把热血与汗水浇筑在这片希望的土壤上。

图7 孩子们为老师们绘制感恩板报
 
青春怀大义 奋发追理想
对于这段特别的旅途,队员们都有自己不一样的体会:
       白世涵:通过本次支教项目,我们为贫困地区的学校提供了教育帮助和支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我们也反思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将会得到改善,更多的孩子将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自身的梦想和发展。
 
       杨梓杰:我们的支教在最后一天的文艺汇演中结束了,与别的老师不同,我在表演完后默默的呆在了办公室里不忍看到孩子们不舍的神情,看着他们一个一个离开了小学。这个夏天充满着我们还有小孩们在这所小学、这个乡村里短暂又美好的回忆,我想我也尽了我所能给了这里孩子帮助,我想我也多少把一些美好而积极的东西留在了孩子的心里,等待着一颗颗梦的种子生根发芽。
 
       许嘉洛:从小生活在山村,他们的眼神像小溪一样清澈可爱,对待新事物也总是充满了热情。一年级的小朋友告别了幼儿园,初入小学,他们既胆怯又新奇,二三年级的孩子活泼中更显调皮,四五六年级的同学是校园里的大孩子,更加乖巧懂事。
 
       朱嘉成:这是我第一次远走他乡,来到祖国的西南地区;也是我第一次正式作为一名教师,站在讲台上为同学们上课。虽然孩子们上课的时候有时特别调皮,但是,孩子们那渴求知识的眼睛始终让我动容。我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孩子们,并且争取让孩子们尽可能多的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20天的支教生活真的很快,我感觉我们也不可能说通过这短短的20天就能让孩子们有质的变化。我们更多的是传递给孩子们以希望、理想、以及思考问题、思考人生的方式,是一种激励的作用,启发的作用。最后,我想用《魏书》陈萧王传中“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曾辉日月”来总结这段值得我一生铭记的盛夏。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19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河海大学“河聚德江,海纳山川”贵州乡村振兴促进
  • “护”你左右,健康相伴——科学关爱老人爱心医疗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护理服务进社区 健康上门暖人心
  • 社区护理是以社区为中心,面向家庭、个人提供连续、方便、经济的护理服务,并与社区服务中的医疗、康复、预防等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共
  • 大学社会实践 08-1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