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会焦点,落实法治启蒙

作者:萤火探兴社会实践队 来源:萤火探兴社会实践队

当前局势下,未成年法治教育的贯彻落实刻不容缓,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有利举措。然而经调查,当前我国未成年法治教育形势并不乐观,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有上升趋势,这一问题说明了我国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不足,同时也反映出我国未成年法制教育并未真正落到实处。聚焦这一社会问题,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萤火探兴”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7月26日来到山东省菏泽市进行了一系列实地调研。

小队成员主要围绕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通过深化“法治进校园全覆盖”等活动,加强校园普法、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工作,促进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不断走深走实。

小队成员走进当地中学及社区,生动形象地为家长老师及未成年人讲述了《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基本结构,阐述了《民法典》的影响力,并强调《民法典》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强调未成年人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切实当好《民法典》的遵守者、传播者,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刻以“法”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通过一系列的走访调研,小队成员为充分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提出了以下意见:

首先,学校要法治教育列为学生的必修课,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在思想品德中加大法治教育的比重,有效地将法治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教学过程之中。同时学校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

其次,老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通过教学内容地选择,提高法治教育的效果。未成年法治教育要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外活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最后,未成年法治教育离不开家长、学校、社会、国家每个层次的努力。家长和学校之间要相互配合,在塑造青少年法治意识的过程中不断提供正向引导。国家司法机关、检察机关以及社会各组织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定期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为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提供更多的途径。

法律素养是指以法律标准为准则,具有理解、遵守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未成年法治教育通过增强未成年法律素养而使他们更能够主动参与到法律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为司法公正和法治文明的实现做出贡献。未成年法治教育培养的不仅是法律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公民道德观。青少年通过接受法治教育可以逐渐形成法治意识,更加尊重法律,自觉地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总之,未成年法治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未成年人个人的修身成才,同时也关系到社会发展和进步,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要手段。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21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未成年与恶的距离
  • 未成年已逐渐成为社会的一大主流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日益显著,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未成年给社会带来生机的同时,未成年的社会
  • 大学社会实践 08-21
  • 青春心向法,普法正当时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的未来展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
  • 大学社会实践 08-21
  • 护航成长之路 “典”亮法治未来
  • 为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效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2023年7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萤火探兴”社会实践队来到山东省菏泽
  • 大学社会实践 08-21
  • 关注社会焦点,落实法治启蒙
  • 当前局势下,未成年法治教育的贯彻落实刻不容缓,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有利举措。然而经调查,当前我国未成年法治教育形势并不乐观
  • 大学社会实践 08-21
  •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子三下乡:赓续红色血脉,
  • 地信学子:赴延安圣地,传伟大精神
  • 2023年6月28日—7月15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赴延安圣地,传伟大精神”实践小分队前往陕西省延安市围绕弘扬“延安精神”为主题
  • 大学社会实践 08-2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