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积极响应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热血,了解阳泉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留住城市的情感记忆和工业印记,了解阳泉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振兴美丽乡村,长安大学赴山西阳泉“激活特色产业·振兴美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1日来到了山西省阳泉市1947阳泉记忆文化园进行参观调研。

图为实践队员在纪念馆前合影

图为实践队员浏览阳泉变化
该文化园依托工业遗产资源,利用旧厂房进行改建,建设阳泉记忆馆、中心公园、工业美术馆、文化综合体、礼堂、科技馆、步行街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等。为市民增添一处文化休闲的好去处,打造出了阳泉文旅产业的城市新名片,呈现国企改革的新气象。而今,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已获批3A级景区。
在园区的城市记忆主题馆内,复刻的阳泉饭店、东风剧场、兴隆百货大楼等标志性建筑,完美地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街景街貌。馆内展出的春泉牌洗衣膏、桃河牌墨水、任家峪的铁锅等具有阳泉本土化特色的日常生活产品,散发着浓厚的怀旧气息。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阳泉市总体规划模型

图为实践队员观察城市会客厅的80年代展区
实践队员步入阳泉记忆主题馆,在此见识到近代阳泉一步步的发展轨迹,见识到饱经历史沧桑的建筑、锈迹斑斑的机械设备,它们映照着曾经的奋斗岁月。如今,它们成为城市里宝贵的工业文化遗产。
一面是复古,一面是时尚,新与旧在这里碰撞。走进文化园仿佛见证了阳泉几十年间的变化与发展,年轻人借此感受过去的生活,同时也让老一辈观展者回忆起那段艰苦朴素、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张张照片,一幅幅画面:一份份史料,一段段回忆。实践队员感受到了阳泉这座城市作为曾经的国民工业脊梁的光辉和做出的巨大贡献。1947文化园的巧妙设计再现了阳泉人民艰苦创业、筚路蓝缕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阳泉人民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