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木匠心 闽韵流芳—探访福州软木画 代表性传承人陈君锟

作者:尹立芸 田琳琳 秦克霞 宋子杰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软木画以刀为笔,以软木为料,匠人们融“雕工”与“画境”于一体,实现了“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的艺术效果。非遗传承人是其重要的守护者,陈君锟便是著名软木画国匠大师之一。8月7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榕叶满庭”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实践团前往福州市晋安区西园村开展社会实践,荣幸采访到软木画的代表性传承人—陈君锟。

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园软木画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许舒淇 摄
      下午,实践团的成员们抵达了位于晋安区西园村的陈君锟工作室,展开了有关软木画发展的调研,并与软木画代表性传承人陈君锟进行访谈交流,从中了解到软木画的历史沿承以及探究创新性发展路径。
图为 软木画传承人陈君锟工作室牌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许舒淇 摄
      软木画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二级技师、福州软木画协会会长陈君锟以其深厚的软木画造诣,生动地向大家介绍琳琅满目的软木画展品。除了必要的出行,陈君锟介绍自己都深居在工作室里。推开工作室门的一瞬间,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木质气味。几位老人分坐在桌旁,在台灯下,一手持刀,一手拿着木材,眼神专注,手上的动作迅速且细致,实践团成员们可谓是近距离领略非遗活态的魅力。


图为 陈君锟为实践团队成员介绍软木画展品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许舒淇 摄

 
图为 陈君锟工作室匠人们正在制作软木画
     “我从小都接触到软木画,软木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仅中国才有,且发源于西园。”陈君锟自豪的介绍到,软木画作为西园的产业,他表示自己年幼就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学起了这门手艺。他和老一辈传承人一直坚持到现在,在于传承软木画中所获得的成就感。
由于如今软木画断层严重的问题,软木画传承人整个福州仅有十多人,且平均年龄有65岁。陈君锟始终坚持培养后代,致力于迎合年轻人的需要,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门手艺,他都会坚持参加软木画进校园活动,倡导大学开设社团宣传学习。而为了拯救、保护、传承这项濒危的手艺,福州市出台了《福州市软木画技艺保护规定》,从此软木画技艺保护传承有了立法,让陈君锟这群老艺人受到鼓励,看到深厚的希望。因为源于骨髓的热爱,让陈君锟和这群老人一直在这式微的行业里坚守。他坚信,软木画“第二春”那一天总会到来。
     在采访中,谈到传统软木画与现代相结合,陈君锟一贯坚持创新,从原来可以是首饰盒、果盒的装饰,到现代要往年轻一代去发展,迎合年轻人的审美和需要。他的初心很简单—让软木画融入现代生活,让软木画不断跟上时代潮流,让更多人认识这项融合了传统民俗文化和历史底蕴的福州软木画艺术。最后提到软木画的推广宣传,陈君锟希望能够将软木画广为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看到老艺人的工匠精神,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来。
      一段素木之上,尽见旖旎花开。匠人妙笔之下,写满锦绣河山,也见证了软木画匠人们的出神入化。通过实地调研学习,实践团队员探索了非遗软木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路径。非遗传承人的坚守和努力,展现了一幅守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画卷。大家纷纷表示要将陈君锟大师的肺腑之言牢记于心,主动学习并传播软木画文化,植根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3-08-21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重走红军长征路 感悟革命精神
  • 山东大学唐社筑梦南国之翼队成功举办“向阳有花开
  • 山东大学唐社筑梦南国之翼小队顺利开展资助政策宣
  • 培养综合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
  • 这学期暑假我在厦门鹭怡盛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工作实践。为了体验社会中的工作生活,体验打工的苦与乐,为将来融入社会打下基础,做好心理
  • 大学社会实践 08-21
  • 快乐放暑假 安全不放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