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句回肠百味, 一声声滴入心醉,天下唯一的家乡戏吆,让人魂萦梦绕,痴迷相随……”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2023年8月22日,西北大学文学院“乡村振兴时代赋,戏剧美育富平行”调研团赴富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进行阿宫腔发展传承以及富平县非遗文化遗产的社会调研。通过采访和问答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实现传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机统一。
在非遗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下,调研团进行有关阿宫腔等非遗文化的发展现状调研。通过问答,调研团了解到富平县传统手工艺、体验到富平在发扬非遗文化及复兴中华文脉方面的努力与担当。同时,调研团在这之中也更加深入了解了传习非遗文化的现实需要。接下来,调研团将前往富平县东区小学进行有关“戏剧美育入校园”的采访,进一步知悉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激发非遗的“传统”活力。
“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 ”。中华戏曲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无穷的韵味与魅力。在今日三下乡活动中,西北大学文学院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通过走访调研、学习体验等多种途径,了解到了当今社会阿宫腔的宣传发展情况,亲身感受到了阿宫腔以及中华非遗的独特魅力。
此外,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以其赋能乡村振兴,深入挖掘乡土文化潜力,让非遗文化不断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形成保护和传承的良性循环。作为新时代青年,调研团将理论与现实紧密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为初心,发挥青年力量,挥洒青年汗水,用青春风华书写使命担当,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非遗传承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