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为乡村振兴和人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彝路推普人”乡村振兴服务队依托“彝路相伴,牵手伴行”的天府社工智援凉山计划,发挥自身专业知识为社区儿童设计一系列艺术类课程。旨在通过手工创作,培养社区儿童相关技能,深化艺术素养,推动其全面发展。

绘画课上,队员们引领小朋友自由发挥,画出心中各式各样的画面,感受色彩的魅力,他们用五色画笔描绘出眼中美丽的世界,期冀着多彩的未来。


粘土课以培养小朋友的创造力为核心,围绕制作气象图形和生活物品展开。队员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事物的色彩和形态特征,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耐心制作自己的作品。

手工课上,队员们带去卡纸,指导小朋友们动手制作折纸作品,共享创作的快乐。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认真细致、专注投入,这无形中培养了他们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艺术创作可以促使人生态度积极乐观,使生活充满乐趣。艺术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样的艺术环境中,彝族儿童将以更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拥有更广阔的空间去表达自我,实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