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智慧农业,农业现代化转型
作者:丁贺伊 来源:慧农智行实践队
提倡智慧农业,农业现代化转型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17日电(通讯员 丁贺伊 )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智慧农业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智慧农业的发展。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及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等关键词,强调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十四五”时期,中国政府将智慧农业发展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为深入探究当今智慧农业普及程度、探索如何将AI领域融入农业发展,曲阜师范大学“慧农智行”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走近实地,于山东省寿光市以“深悟创新理论,增强青春底色”为实践主题,于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探究AI与智慧农业融合发展的前景,解决农民问题,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走进示范园,实地探究
本次社会实践的地点为山东省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方式主要以实地调查为主。社会实践队队员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成员分别在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内部与各自家乡周围农田等地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并指导填写。成员在园内随机采访蔬菜基地工作人员与相关管理人员,了解部分蔬菜生产运营方式,过程中由特定人员进行拍照记录,最后统一汇总照片与问卷。成员还通过网络广泛传播调查问卷,通过调研地点与人群的多样性反映山东等地农业科技化水平。
图为实践队员指导受访者填写问卷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大龙 提供
分析问卷,得出结论
团队提出针对不同年龄、学历、地区的相关问题,得到多样性的回答。被调查者对于智慧农业的发展,AI在我国智慧农业上的应用前景评价不一,多数人认为自己生活的地区农业科技化程度不高,但是对于智慧农业今后普及与发展抱有很高的期望。
发展智慧农业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环境、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举措。智慧农业的发展要求产业与科技相融合,用技术推动生产全过程,提高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出率、降低浪费、杜绝污染。调查可知,被调查者认为智慧农业发展困难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成本高、农民文化水平无法适应,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我国目前科技能力还无法达到智慧农业要求。
通过查阅资料,AI赋能农业主要应用方向有农作物选种、土壤盐碱度分析、农作物病虫害预测等。农作物选种影响广大农民的生产效益及国家粮食产量的稳定;土壤盐碱化将导致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严重阻 碍农作物生长;农作物病虫害是我国主要农业灾害之一,具有种类多、影响大,且时常暴发成灾的特点, 对我国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若AI智能与农业更好的结合,这些问题在日后也会迎刃而解,侧面说明了AI智慧农业发展与普及的必要性。除此之外,通过调查可知多数被调查者希望智慧农业可以设计APP进行农业生产远程操控,设计定时浇水施肥功能,解放生产力;设置天气与病虫害预警,提高农产品产量,保障农民工资。
图为实践队员倾听工作人员讲解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李大龙 摄
汇总资料,提出方法
通过调查,“慧农智行”社会实践队队员们还总结了推广智慧农业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得到政府的重视,加大扶持力度。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水平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在水产养殖、大田作物、果树种植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设了智慧农业推广示范区。我国智慧农业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智慧 化管理、农产品二维码身份体系的识别与追溯、养殖动物生长环境远程监控等方面。长远看来,应该拓展农业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将智慧农业与特色农产品相结合,加大智慧农业在乡村旅游、农业品牌推广、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
国家十八大提出了“四化同步”的发展要求,并强调要调结构转方式,要抛开粗放型的管理,走向精细化的竞争,这是世界发展的潮流。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才刚刚开始,面临的挑战比其他任何行业都要大,因为农业涉及的不可知的因素很多,地理位置、周围环境、气候水土、病虫害、生物多样性、复杂的微生物环境等等,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农作生产。在今后推动AI与智慧农业融合的道路上,必须在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以期推动 AI 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发展与普及。
图为实践队员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丁贺伊 供图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4-01-23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提倡智慧农业,农业现代化转型
- “十四五”时期,中国政府将智慧农业发展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为深入探究当今智慧农业普及程度、
- 大学社会实践 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