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弘扬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和青年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在社会上形成抚平济困、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同时,让老人共享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我与大学几名同学组织展开了“ 以青年行动力,筑老人温暖心”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1月29日,我与几名实践队队员来到了滨州市养老院,在这里与老人们谈心,帮他们收拾卫生,这次实践让我们感悟颇深。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写春联。因为快要春节了,实践队队员提出了要帮爷爷奶奶们写一些春联,带着对老人们由衷的祝福,在爷爷奶奶的注视下写完春联之后,爷爷奶奶们都笑得合不拢嘴,我们的心里也乐开了花。在没出发前我还有那么一些紧张,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和老人交流,但是当我去了之后就没有了那种紧张感,没有了外面的喧嚣,只有宁静的生活。到了敬老院我们准备了些节目,为老人带去了欢乐,其中,还有一些老爷爷也为我们表演了合唱,他们即使到了迟暮之年,也依然是精神焕发,从他们的笑容中我们体会到了他们的高兴,这同时也是给我们的激励,让我们大家知道自己做的意义,以及有下一次参加的动力。
这次敬老院之行在旨在现实客观地诠释敬老二字的涵义,让更多处于黄昏时段的老人感受到社会上最单纯的温暖,让我们更深刻的领会作为青年志愿者的责任与义务。的确,创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成长,更离不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构建。

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和蔼可亲,对实践队队员之间不掺任何杂质的真情都已烙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使我们受益终身、感动终身。本次的经历与收获,让我铭记在心,镌刻在心。
关爱老人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的耐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志愿助养老的活动,服务好老人们。在志愿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满腔热情而去,满怀收获而归,不仅收获了快乐和友情,还学会了奉献、互助、合作、友爱。这也是我为什么加入青协的原因。我们共同努力,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快乐。
作为子女的人们应该多多想想在家的父母亲们,要常看望老人。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感受到亲情的可贵,当感触最深刻的是看望孤寡老人,让我深深地感到他们需要关怀需要爱,也许他们脾气有点坏,也许他们对我爱理不理,也许他们头脑不清醒,也许他们耳朵不好使,我便耐心地和他们慢慢地说,关切地问他们的生活状况,亲切地叫他们一声“爷爷、奶奶”,长时间的孤独让他们有一些封闭,要融化这层隔阂需要时间,我们给他们单调的生活送去一份欢笑、一点温暖。尊老敬老是中华名族几千年来的良好传统,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更应该爱老,发扬老祖先的良好传统。爱老敬老是中华名族的传统,让我们学会爱老敬老,让老人开心度过每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