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山东大学(威海)“囊括诸菌”项目第三站: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深入了解益生菌

作者:“与‘菌’同行,‘益’起‘生’活”团队 来源:山东大学威海校区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探寻如何让益生菌与微胶囊技术更好地有机结合,扩大益生菌微胶囊的实际应用,2024年1月29日山东大学(威海)“与‘菌’同行,‘益’起‘生’活”社会实践调研团罗康博前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深入了解益生菌为目的,与张涵博士和邱东茹博士生导师进行交流,并对分子微生物实验室进行了参观。
基于“求知求实行而思,为学为民载为道”理念,罗康博同学在实践前期,浏览了大量有关不同菌种的益生菌的文献,并对本次项目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实践中期,与所在地微生物权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相关负责人获得联系,在沟通后,对方接受了团队的实地调研申请。在完成访谈稿的撰写、录制设备的调试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后,罗康博与研究所方面负责接待本次调研工作的张副总经理协商并最终决定于2024年1月29日前往展开调研。

图一 罗康博和张涵博士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前合影
01躬行眼明,参观分子微生物实验室
2024年1月29日上午9:00  罗康博准时到达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张涵博士的带领下参观了分子微生物实验室,了解了实验室各仪器的名称以及基本用法。9:30在袁思亮的带领下,参观了解了该实验室正在培养的各个菌群,并用显微镜对各菌群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通过观察,罗康博对微生物的培养储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图二、图三 罗康博参观分子微生物实验室
 
02交流互动,深入了解益生菌产业
2024年1月29日上午10:20--11:30,罗康博来到了邱东茹博士的办公室,向其请教有关益生菌的一系列问题。通过交流,团队得知,人在不同的环境气候下生长,体内的 微生物菌群也是完全不同的,导致一款益生菌产品不能全球通用,因此益生菌微胶囊也要因人而异地调整制备原料。对于除掉益生菌中的杂菌,改善益生菌微胶囊质量,邱东茹博士也为我们提供了意见。因为能寄生在细菌中的菌种很少,一般是病毒也就是噬菌体,而且寄生生物离开宿主不能存活意味着在投放时必须模拟宿主的环境,而人类需要杀灭的宿主一般是有害的,所以一般情况下要利用共生关系除掉益生菌中的杂菌。根据采访前阅读的文献,罗康博向邱东茹博士请教了粪便移植技术,邱东茹博士则表示根据《肘后备急方》记载“绞粪汁,饮数合至一二升,谓之黄龙汤,陈久者佳”及现代发展状况,此方法具有可行性。虽然粪便移植在近代由美国实践较多,但治疗原理尚不清晰。最后,邱东茹博士向罗康博通过介绍鱼类肠道菌群,表明了肠道菌群在健康管理中有重要作用。更加坚定了团队对益生菌微胶囊守护人体健康的信念。

图四 罗康博和邱东茹博士的合影
03求知于行,赋行以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此次调研,“与‘菌’同行,‘益’起‘生’活”调研团对益生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益生菌与微胶囊技术的结合有了更好的启迪。团队表示在未来一定会秉持“科技赋能健康”的理念,尽己所能做到化知识为实践,积极投身研究,为守护国民健康贡献一份力量,以青春之精神、青年之才干,赋能祖国的健康强盛,为科技创新与健康中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周云 发布日期:2024-02-18 关注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
  • 参观红色景区,发扬革命精神
  • 打扫公共设施,保障居民安全
  • 大学生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
  • 国色牡丹次第开,乡村振兴画卷展
  • 国色牡丹次第开,乡村振兴画卷展
  • 2024年1月23日至25日,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心遇践,相约牡丹社会实践团队赴菏泽市牡丹区围绕“国色牡丹次第开,乡村振兴
  • 大学社会实践 02-18
  • 岭师学子回归母校 助力高三学子圆梦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晓干部之阅历,兴农建之国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