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与双减政策的号召,为助力乡村文化的发展,为丰富乡村青少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华北电力大学“五彩花蕾”支教团将在2024年2月18日至2月23日期间,赴河北易县听松书院展开为期五天的美育支教冬令营活动。冬令营的课程一共有五大版块,分别对应五种颜色:“赭红”、“荼白”、“玄青”、“官绿”、“耀金”。其中,“荼白”主题课程由华北电力大学子衿舞团负责,以舞蹈基本理论知识和古典舞基础身韵实践内容为主要教学内容,引领学生进入梦幻的舞蹈世界。
第一堂课,嘉嘉老师首先给同学们介绍了子衿舞团的成团历史,观看了团内的舞蹈视频,接着由问题引入主题,回答了“舞蹈是什么?舞蹈从哪里来?舞蹈有哪些种类?不同的舞蹈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等问题,其中以“不同舞蹈种类的不同特点”为主要内容,在这之中又以“古典舞”“现代舞”“民族舞”为重点,以观看视频加辅助提问的方式,让同学们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了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舞蹈类型,傣族舞,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六个民族的象征性特点,并观看了在之后课堂要学到的古典舞基本身韵舞段——《穿摇》。
短暂的休息时间过后,由嘉嘉老师给同学们讲解了,站姿(小八子步与丁字步)手势(女生兰花手,男生虎口掌)三个基本手位,分别为山膀手,按掌,托掌。在大宁子老师和嘉嘉老师的手把手的更正,与同学们耐心的练习下,同学们将这些基本动作掌握地炉火纯青。接下来的四天,舞蹈课的老师们带领同学们每天练习,到结课时,同学们的气质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打好基础之后,正式的舞蹈教学也随之开始。舞曲《穿摇》的选择原因是:动作比较基础;加之身韵的练习有助于磨练同学们的耐性,帮助他们戒骄戒躁;穿摇是一个兼容性较强的舞蹈,男女都能很好地驾驭。老师们在课前已经分解好动作,在教学时由嘉嘉老师负责讲解动作细节,大宁子老师帮助同学们纠正动作,虽然同学们缺乏柔韧度基础,但都尽量做到了做好,因此在最后一节课上,同学们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舞蹈课的教学,并不指望孩子们速成舞蹈天才,只是希望填补他们在舞蹈方面的空白,学会鉴赏舞蹈,提起他们对舞蹈或是运动的兴趣,不要一味成迷于手机或书本。孩子们在实践后表示不仅收获了丰富的舞蹈理论知识,还能体验充满活力的舞蹈实践课程,纷纷表示今后想参与更多舞蹈活动。与此同时,志愿者老师们也收获了很多感动与美好回忆,提升了自己对舞蹈教学方面的知识。在未来,“五彩花蕾”支教团将持续深耕乡村儿童美育领域,广泛播舞蹈文化的种子,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