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这里,不同文化 不同民族交汇融合,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敦煌文化。敦煌文化的主要载体则是石窟,它也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石窟中保存着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展示了佛教艺术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魅力。这些壁画和雕塑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为进一步了解敦煌壁画,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筑梦家乡,星火长明"实践队在7月18日抵达博物馆学习。
图为志愿者参观史小玉作画
元代画师史小玉作《千手千眼观音壁画》。画的中央是一个高大庄严的菩萨,他身后有千只手臂,每只手臂上有一只眼睛,这象征着他能够看到众生疾苦,有千种办法来拯救。如果你仔细观察这幅壁画,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细节:观音菩萨后面的千只手臂,并不是完全对称的。有些手臂比较粗壮,有些比较纤细;有些手掌比较大,有些比较小;有些手指比较长,有些比较短。这是因为画工史小玉并没有按照固定样式来画这些手臂,而是根据自己周围人们的真实手臂来进行描绘。据说他为了完成这幅壁画,曾经邀请了许多当地居民来给他当模特,让他们伸出自己的手臂来给他参考。这样既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感和生动感,也体现了画工史小玉对于众生平等救度的理解和尊重。
图为《千手千眼观音壁画》
敦煌壁画不仅仅是一副画作而已,画工在创作时,总会以现实社会为基础,并在画作中展现社会生活样貌,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因此敦煌壁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例如:壁画内容本身是对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包括生活场景、人物服饰等。因此,敦煌壁画可以被视为一部形象化的历史,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探寻千年前人们的生活,更是一种对于文化的传承。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只有人民拥有文化自信,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