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节水灌溉之路,共筑农业可持续发展梦中国青年网德州7月20日电(通讯员 王中贞)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节水灌溉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中国农村的面貌。2024年7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心系农情实践队踏上了前往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的征途,深入田间地头,探寻节水灌溉技术,尤其是喷灌系统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绿色发展的璀璨光芒。
节水灌溉:科技之光,照亮绿色农业之路武城县,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如今正成为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典范。实践队员们于当天上午抵达老城镇大赵庄村,发现一位管理员正作为系统的操作者,手持智能手机,站在田间的边缘。他通过简单的点击操作,启动了预埋在田间的两千余个伸缩喷头。这些喷头随即自动升起并旋转。精准地覆盖整个田地,向作物喷洒水分。整个过程高效且精准,大幅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并提升了农作物的生长效率。
据这位管理员的介绍,这套喷灌系统相比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具有显著的优势。它不仅能够提高灌溉效率,让每一滴水都发挥最大效用,还极大地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以往,农民们采用传统方式灌溉,一天下来只能勉强浇灌几亩地,而现在,借助喷灌系统,五六天就能完成500多亩地的灌溉任务,节水率高达40%。这不仅缓解了当地水资源紧张的状况,更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农田中预埋的喷灌设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中贞 摄
技术革新:智能控制,精准灌溉新纪元武城县的节水灌溉技术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离不开科技的强力支撑。实践队员观察到,地头密布的传感器直接连接至控制中心,形成一张数据网络。实践队员与技术员师傅合作,亲自见证了数据从田间到控制中心的传输过程。在控制中心,工程师向队员们展示了数据分析软件如何解析土壤湿度、温度等信息,并据此调整喷灌策略。队员们还协助进行了模拟灌溉实验,通过调整参数观察系统响应,亲身体验了智能化灌溉的精准与高效。这一过程中,实践队员不仅加深了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理解,也为后续的研究与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图为监测当地气候的设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中贞 摄
实践队员在与村民的深入交流中得知,武城县的喷灌系统不仅高效节水,还蕴含了一项令人称奇的创新——水肥一体化功能。一位村民自豪地介绍,过去灌溉与施肥分开进行,耗时耗力,而现在这一切都变得轻松简单。肥料被融入灌溉水中,通过遍布田间的喷灌系统,直接滋养到作物的根部,既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又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
生态与经济的双赢:节水灌溉的深远影响武城县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节水灌溉技术对当地生态环境及经济的积极影响,实践队员们跟随走访了多个农田,观察了喷灌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通过对比传统灌溉方式与喷灌系统的数据,实践队员们发现灌溉用水的节约效果显著,这不仅直接降低了农民的灌溉成本,还促进了农作物产量的提升和品质的改善。此外,实践队员们还注意到,运河水作为灌溉水源的普及,得益于喷灌系统的引入,使得水质优良且成本较低的灌溉方式得以广泛应用,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为实践队员向当地村民了解灌溉情况。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中贞 摄
此外,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喷灌系统的普及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对于灌溉设备、传感器、控制软件等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不仅为当地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还促进了就业和税收的增加。可以说,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武城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展望未来:持续推动节水灌溉的宏伟蓝图曲阜师范大学心系农情实践队在武城见证绿色转型,深感节水灌溉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接下来,他们将总结武城节水灌溉经验,紧跟技术前沿,深化学习与实践,探索节水灌溉新路径。同时,加强宣传,促进技术普及,为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