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强化革命传统教育的时代价值,2024年7月中国海洋大学蒙光启航实践团的成员们踏上了一段意义深远的旅程,开启了“沂蒙精神之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学习深刻领悟革命历史的厚重与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从而进一步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将沂蒙精神付诸实践。
一、实地调研活动
首先,团队来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瞻仰了烈士陵墓,参观了烈士纪念馆,观看了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了解了华东地区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不仅认真学习陵园内的文字记录,深入了解烈士陵园的历史背景和建设过程,还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新四军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队伍,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依次参观了纪念馆各展厅,通过一件件革命实物,一块块事迹展板,重温了革命战争时期沂蒙人民的奋斗史,深刻感受到沂蒙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精神。
二、沂蒙精神宣讲活动
2024年7月15日,实践团成员们前往郯城一中,进行了一场主题为“传承沂蒙精神,赓续红色文脉”的宣讲活动。宣讲会上,实践团成员们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向在场的师生们讲述了沂蒙精神的起源、发展和现实意义。通过讲述沂蒙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英勇事迹,成员们展示了沂蒙精神的特质: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宣讲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还与学生们进行了互动,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沂蒙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们积极参与,表达了他们对沂蒙精神的崇敬以及将这种精神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决心。宣讲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还参观了郯城一中的校园,感受了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气息。他们与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了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和生活状况,为今后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本次实践,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了沂蒙精神的内涵,也让身边人体会到了沂蒙精神的魅力。沂蒙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熔铸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精神特质,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扬光大,历久弥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一定要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光荣传统,以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攻坚克难,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苦干实干,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的光辉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