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之旅,用爱铺就希望”——云南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志愿活动
在远山的呼唤中,在梦想的感召下,一场充满爱与希望的支教之旅,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正缓缓展开在我们眼前。7月20日,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心”方程志愿服务团组织12名志愿者前往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钟屏街道思源社区青年之家,带领孩子们见到更美好的明天,见识到更宽广的世界。

法眼观世界,童心绘未来。法律科普课上,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了解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志愿者从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校园霸凌、性侵害等方面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在案例分析环节中,小朋友们纷纷举手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科普,让小朋友们学会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随后,志愿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霸凌情景剧角色扮演课。课堂上,孩子们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拍手歌。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孩子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校园霸凌带来的伤害。

红绳系梦,巧手编织。红绳编织课上,志愿者为孩子们耐心讲解红绳编织手链的方法和技巧,从简单的打结到复杂的图案编织,一步一步地进行示范。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聆听志愿者的讲解、认真地学习编织手链,最终,一条条精美的红绳手链编织成形。孩子们通过用红绳编织手链感受了红绳的魅力,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传承了传统手工技艺。


趣味数学小游戏,点亮学习新火花。趣味数学课上,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进行各种数学小游戏,如二十四点、数字传真等,每个游戏都巧妙地融合了数学知识和娱乐元素,让孩子们发现数学的乐趣,在欢声笑语中锻炼数学思维。

扇舞童趣,传承文化。在“能歌善舞”的扇子课上,志愿者引领孩子们走进了扇子的奇妙世界。首先,志愿者与孩子们分享并带领他们分组设计并制作了精致的扇子。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发挥想象力,有的在扇面上画出可爱的卡通图案,有的画着美丽的花草。孩子们参与制作扇子,提高了审美水平,促进了团队合作。

课堂上,志愿者精心准备的课程内容引人入胜;课间休息时,孩子们尽情地玩耍;作业辅导过程中,志愿者认真地为孩子们答疑解惑。

支教的一天在夕阳的余晖中落幕,每一位志愿者都怀揣着爱与希望,用知识传递温暖,用行动点亮梦想。愿志愿者们继续前行,为孩子们创造更灿烂的明天,为乡村教育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