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4年7月20日下午,重庆大学青翼实践团于四川省甘孜壮族自治州康定市西大街小学开展了为期十天的支教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传播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提高当地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
重庆大学青翼实践团成员由十八名重庆大学本科生组成,团队由重庆大学校团委直接指导。团队主要分为四个小组,分别是调研组、课程组、宣传组、财务组,各组成员各司其职。
此次活动支线课程涵盖美育、健康教育、知识拓展、生活常识类课程。其中美育课程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带去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实践队成员们精心设计了多种生动有趣的艺术课程,包括绘画、拓染、陶艺、光影艺术、音乐、舞蹈、黏土和剪纸等,旨在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艺术的魅力,了解和体验传统手工艺,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在绘画课上,实践队首先为孩子们讲授基本绘画知识和技巧,让其感受到艺术的无限可能,随后带领孩子们在帽子上作画,体会绘画乐趣。
剪纸课程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亲手绘制脸谱和剪出各种形态各异的剪纸作品,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图一:学生展示剪纸作品
学生展示剪纸作品陶艺课上,陶艺老师们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陶艺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他们了解陶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随后,孩子们动手尝试,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了陶艺制作的基本技能,创造出了各种形态各异的陶艺作品。
图二:老师们制作陶艺
在拓染课堂上,孩子们学习了如何将自然界的美丽图案拓印到布料上。他们亲手挑选自然材料,用拓染的方式将其美丽永久地保留下来。光影艺术课程则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光与影的奇妙变化,随后老师带领孩子们制作灯笼,感受光影变幻。
图三:孩子用放大镜观察拓染作品
音乐和舞蹈课程更是让孩子们沉浸在了艺术的海洋中。在音乐课上,孩子们学习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乐器演奏技巧,并尝试进行演唱。在舞蹈课上,孩子们学习了不同风格的舞蹈动作和组合,通过舞蹈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图四:老师展示灯笼作品
这次多彩美育课程的开展,得到了学校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他们表示,这样的课程让孩子们学到了新知识,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创造力。
未来,重庆大学青翼实践团计划将更多样化的美育课程引入校园,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接触和了解艺术的机会。实践团相信,通过美育课程的普及和推广,能够激发更多孩子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注入更多的艺术元素和创造力。
重庆大学青翼实践团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