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深入学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莘莘学子以青春之名汇聚成彩云青藤支教队,怀揣着对知识的热忱去到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花山乡杨家寨开展为期13天的支教实践活动。真正的走到大山里,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乡村的沃土中。
图为支教队全员合影 柯盼摄
支教之旅,每位支教队员都秉承着匠心精神,精心备课磨课,致力打造好每一门课程。支教队成员李笑然,为即将升学进入初一的同学们开设了生物基因遗传课程。在课堂中,她带领同学们穿梭于生物遗传学的世界中,以科学的角度为同学们讲解了伴性遗传中疾病遗传的科学规律。课堂既严谨又生动,既深刻又易懂,激发每一位同学对生物的兴趣。
图为队员李笑然讲解生物遗传 司佳楠摄
支教中期,为增强团队凝聚力,支教队队长赵峻一与志愿者安秦辉,组织所有的支教队成员开展了一场爬山活动。在爬山的途中,队员们互相帮助,汗水与笑声交织,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的力量。最终携手共攀顶峰,领略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在山间,队员们畅谈理想分享支教活动中的点点滴滴。支教的旅程固然辛苦,但有志同道合的人并肩作战便让这段旅程充满了力量,用行动诠释了“独行快,众行远”的真谛。
图为支教队全员于山顶合影 安秦辉摄
图为支教队全员登山合影 安秦辉摄
返回课堂之中,支教队成员郭珈宁引领学生们推开了古诗词世界的大门。郭珈宁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诗经这部古代诗歌总集的精妙之处,特别是根据音乐性质,将其划分为风雅颂三个独特部分的匠心独运。她还选取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诗句,引导学生们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丰富意象与深刻情感。在诗词的课堂中,她们一同感受着那份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与心灵触碰
图为队员郭珈宁上语文课 司佳楠摄
一天的课程结束之后,彩云青藤支教队为更深刻的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环境与成长背景,支教队成员李笑然、司佳楠、杨森杰、关键、赵峻一、杨甲启与镇雄义工联成员冯丽、柯盼一同前往安乾睿、张辉等同学家中进行家访。通过此次家访,彩云青藤支教队了解到,在花山乡杨家寨附近的孩子们大多都是留守儿童,放学后还要做饭割草喂牛帮助家里干农活,没有时间去学习。面对这一情况,支教队成员迅速行动起来,开会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计划如:每位班主任确定每位同学的学习计划,上课实行奖励机制。这些计划旨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在课堂上充分吸收知识,顺利完成每日的学习任务。同时此次家访之行也让支教队成员们更加坚定了用爱心与智慧点亮乡村教育之光的信念。
图为队员杨森杰和关键进行家访 柯盼摄
在支教旅程的中后期,彩云青藤支教队精心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运动会上,各项比赛激烈而有趣,其中四人三足项目尤为精彩。在此项目中,同学们被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成员需紧密配合,共同迈出步伐,向着终点冲刺。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各小组迅速进入状态,他们或稳健前行,或踉跄跌撞,但无论结果如何,那份团结协作的精神都深深的感染了所有的同学。所有的项目结束后,支教队成员们与同学们在操场一同娱乐玩耍。他们的身影交织成一副温馨和谐的画面,他们之间的互动超越了师生的界限,同样这也是“教学相长”的美好实践。
图为队员与学生比赛四人三足比赛 司佳楠摄
在支教活动中,彩云青藤支教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每一份对知识的渴望,每一次成长的足迹,都是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诠释。 在此次支教活动中彩云青藤支教队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温暖与关怀的传递者。彩云青藤支教队将继续秉承初心,让爱与希望的的种子继续播撒在乡间的沃土中。
图为支教队与学生大合影 李笑然摄
作者:司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