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青禾护乡”实践队衡水市的队员们于2025年1月13日上午走进桃城区王辛庄乡村,走访当地的居民与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了解该乡村的现状和周边企业建设投资的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引资建厂对于当地乡村振兴的影响。
基建迅速发展,乡村焕然一新 上午10点左右,队员到达王辛庄所在的衡水市高新区的入口,映入眼帘的就是巨大的广告牌和新修筑的高铁与高架桥,与几年前泥泞曲折的土路和一望无际的耕地荒地形成鲜明对比,可见近年来政府对于王辛庄的发展振兴引起高度重视,从“想致富,先修路”做起。
在向村里的路上,可以看到道路两侧规划整齐的耕地,虽然处于冬季没有种植作物,但是地块上绿草密密地覆盖了地表,保护土壤免受冬季风的侵蚀,为来年的耕种畜养有机质与肥力。同时,道路两旁笔直且间隔有序地种植了各种树木,成为保护耕地与村庄地一堵围墙,冬季飘落下来凋零地枯枝落叶成堆地堆积在路缘上,化身成为春泥孕育新生。
图为沿路上拍摄田地景观 张旭然 供图
走进村子,村里人说,这里以前全是土路,坑坑洼洼,出入极其不便,遇到大风天气就会扬起沙尘,漫天黄沙;若是遇到雨雪天气,更是雪上加霜,变成泥泞道路,更不方便出行。如今村民眼中不堪的“土路”早已变成平整干净的水泥、油柏路,道路两侧修上路沿石,各种排水井盖齐全,村名不再因为出行不便而发愁,不止单车、三轮车,经常有大型卡车经过,实现了交通便捷。
图为拍摄的乡间道路 张旭然 供图
到达村委会,收到村民的热情接待。在谈及王辛庄近年来发展时,村支书说:“在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鼓励下,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户将土地流转给有实力的农业企业。政策规定,对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贴,同时为入驻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扶持。在此背景下,一家大型农业企业入驻,流转了大片土地,打造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链。”
图为到达村委会 张旭然 供图
工业企业融合,增添发展新动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工业企业在村子附近建厂。在和村民讨论后,村民说:“工业企业的建立吸纳大量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实现顾家、务农、务工 “三不误”,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同时,企业为了自身发展,可能会协助改善村落的基础设施,如王辛庄西侧的衡水高铁站,以及新修建的高速收费站,方便企业运输和员工出行,同时也造福了村民。村民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生活更加幸福安康,邻里关系也更加和睦。”
跟随村领导我们来到邻近的工业企业。在参观企业内部后,发现企业对于乡村发展振兴影响颇深。工业企业可与当地农业深度融合,例如食品加工企业与周边村落的农产品种植户合作,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关系,实现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提升农业附加值。像一些水果罐头厂与果农合作,不仅解决了水果销售问题,还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同时,这种融合还能催生新的业态,如工业旅游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企业开放生产流程供游客参观,让游客体验工业生产与乡村生活的双重乐趣,拓宽乡村产业发展路径。
图为拍摄的村子周边企业大棚 张旭然 供图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员认识到企业对于乡村振兴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从村民就业,基础设施修建到旅游业兴起,企业带来的效益深入乡村振兴。同时实践团队可以作为乡村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可以将乡村基础设施的实际需求反馈给政府、企业或公益组织,通过撰写调研报告、利用媒体宣传等方式,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争取资金和资源来改善道路状况。并引起社会关注,让社会群体加大对乡村的重视力度,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发展。
图为青禾护乡实践队合照 张旭然 供图
(通讯员:张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