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16日,在参与碛口古镇相关实践活动的这段日子,于我而言,是一场深入探寻历史文化与现实发展交织奥秘的旅程,其间感悟颇丰。
碛口古镇,这座黄河之畔的明珠,因黄河水运而兴,鼎盛时期曾是连接西北与华北的重要商埠。漫步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脚下的每一块石头都似在诉说着当年的繁华。林立的店铺、恢宏的镖局,虽历经风雨,却依然能让人想象出当年商贾云集、驼铃阵阵的热闹场景。在这里,历史并非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实实在在可触可感的存在。那些斑驳的墙壁、褪色的木雕,都是岁月留下的生动注脚,让我深刻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珍贵与厚重。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入了解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工作。一方面,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在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上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规划,对古建筑进行修缮维护,力求最大程度保留其历史韵味。然而,另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平衡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眼前的重要课题。过度商业化可能会破坏古镇的原生氛围,而保护力度不足又难以让古镇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这让我意识到,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需要精准的权衡与科学的规划,不能顾此失彼。
与当地居民交流,更是让我感受到古镇文化的生命力。他们世代生活于此,古镇的文化早已融入血脉。从老人口中讲述的古老传说,到传统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每一个细节都承载着古镇黄河之间的美好记忆。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下,这些民间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年轻一代大多向往城市生活,对传统技艺兴趣缺缺。这使我明白,黄河文化传承不仅需要物质层面的保护,更需要激发年轻人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让他们成为传承与发展的主力军。
此次碛口古镇的实践,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致敬,也是对现实发展的思考。碛口古镇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实践深入挖掘、记录与传承古镇的民俗、建筑文化,能留存黄河文化记忆,增强人们对黄河文化的认同感与保护意识,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有责任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有关黄河文明的这些宝贵财富。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像碛口古镇这样的历史文化名镇,共同为守护黄河文化,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贡献力量。
通讯员:牛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