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联袂·百十承志“实践感悟——刘粤华
发布时间:2025-02-23
阅读:
寒假伊始,我参与了以“江河联袂·百十承志”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河海大学的一员,这次实践不仅是对校史与水利精神的深度探索,更是一次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结的旅程。从校史馆的厚重档案到南水北调工程的壮阔现场,从老一辈教师的谆谆教诲到水利一线校友的奋斗身影,我深刻体会到“水利精神”的传承不仅是口号,更是代代河海人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的使命担当。
踏入西康路校史馆内,泛黄的档案、斑驳的老照片和泛着岁月光泽的奖杯,无声诉说着河海大学百十年的风雨历程。在讲解中,我了解到学校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到“双一流”高校的蜕变,每一步都与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同频共振。
我们团队成员实地考察了国家建设的重大水利工程,前往南水北调东线扬州江都水利枢纽。这些实地见闻,让大学生对“纸上得来终觉浅”有了更深的理解。水利工程不仅是图纸上的线条,更是鲜活的生命;水利精神不仅是书本中的理论,更是脚踏实地的行动。我深刻体会到:历史的宏大叙事,正是由无数个体的“小历史”编织而成。
在撰写新闻稿的过程中,我对“河海精神”有了全新的认知。它不仅是“艰苦朴素、实事求是”的校训,更是一种融入血脉的信仰:以水为师,利万物而不争;以国为任,虽艰险而不辞。
作为新时代的河海学子,我深感责任重大。未来的我们,或许会面对更复杂的气候挑战、更前沿的技术难题,但只要我们铭记“百十承志”的初心,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需求,便能在水利事业的长河中,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
“江河联袂·百十承志”社会实践虽已结束,但它赋予我的思考与力量将长久留存。从校史馆到水利一线,从前辈手中接过精神的火炬,我更加坚定:水利人的征程,永远是下一座山川、下一段江河。愿我们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承先辈之志,开未来之局,让河海精神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奔涌向前,生生不息!
作者: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来源:Beplay手机登录网址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